第(2/3)頁 馬玄又道:“府君此言甚是,至于另外一郡,以我之見,不妨推舉蒯氏中人,如何?” “蒯氏?”劉琦頗有些猶豫:“為何要推舉他們?” “府君目下與德珪交好,更是引蔡氏中人進(jìn)了南陽郡,諒蒯氏中人焉不眼熱?” 劉琦哂笑道:“他們眼熱,難道我就要用其族中之人?” 馬玄搖頭道:“府君,房陵縣諸地乃是連接荊州與益州的通路,而且還與南陽郡毗鄰,若是往北,亦可與雒陽相接,這個地方目下處于各方勢力的緩沖地帶,就地緣而說,并非什么好地方,若要守住此處,非得向當(dāng)中增派重兵不可,難道府君愿意多留兵將在此,只是為了嚴(yán)守這么一個連接?xùn)|西之所?” 劉琦似乎有些琢磨明白了。 “眼下除了我本部的兵將外,襄陽之中,只有蔡德珪,蒯子柔,蒯異度三人乃是中郎將之職,有擴(kuò)充軍務(wù)招收兵將之權(quán)……蒯氏手中有兵,我若用其族人,則守備之軍,便讓蒯氏他們自己來出?” 馬玄額首道:“正是此理,賈龍,張衛(wèi),蒯氏中人,三方在漢中的東部三郡,也可以呈互相牽制之勢……讓蒯氏中人在房陵軍,文聘在漢中郡,東西相呼應(yīng),如此也可以限制賈龍和張衛(wèi)這兩個人的勢力擴(kuò)張范圍,若無天大的機(jī)遇,他們今后大概也僅僅只是被限制于上庸和西城兩郡之地了。” 劉琦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后轉(zhuǎn)身一用力,用撐桿將木筏向著岸邊靠攏過去,他一邊劃一邊嘆道:“伯常之言,令我頓開茅塞,今日甚是開心,你我稍后回郡署,好好痛飲一番,以抒此情!真是痛快!” 馬玄站在船筏上對劉琦拱手道:“敢不應(yīng)命。” 頓了頓,馬玄又道:“不過讓文聘去漢中當(dāng)郡守的事情,府君最好還是莫要自己親自去說,若是能由蔡中郎將前往去找劉荊州談,或才最好。” 劉琦再次轉(zhuǎn)頭看了看遠(yuǎn)處的蒼山美景,道:“可又如何能讓德珪去找嚴(yán)君舉薦文聘?” 馬玄淡淡一笑,道:“此事若是由府君親自去說肯定是不行的,在下愿意暗中寫書信一封,派人送往襄陽,置于蔡君之手,請其觀瞧,若無意外,當(dāng)可說動蔡中郎將親去見劉荊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