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玄的話,似乎在不經意之間,給劉琦打開了一扇心中的窗戶,讓他的心在不知不覺間變的透亮了起來。 將受到自己提拔的那些將官舉薦進入襄陽中樞,協助劉表掌兵,這樣既能夠解決劉表直屬將官人才能力不強,捉襟見肘的問題,同時也能夠讓劉琦的人進入到襄陽的中軍之中,替劉琦做個屏障。 劉琦握著撐船的桿,認真的思慮著,半晌方才悠悠言道:“伯常之言,甚是有理,劉琦深以為然,只是子義,文長等人,皆是我的左膀右臂,若是派往襄陽,我麾下恐人才匱乏?!? 馬玄卻是搖了搖頭,道:“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又何必僅顧盼著這寥寥的數人,府君乃是成大事之人,自當要招攬天下賢才以為己用……況且府君自打從山陽前來巨野,不過兩載有余,麾下已是有了典韋、太史慈、張任、魏延、李典等諸多英杰,此番兵至漢中,不論是北望關中還是南顧西蜀,皆能得諸多英杰可用,也何須特意留人?況且他們去襄陽,也是替府君去辦大事的?!? 劉琦略一琢磨,不斷地點頭。 不錯,東漢末的英雄人物,光是有名有姓的,劉琦就知曉不下數百人,況且還有那未曾在史書上留下姓名被埋沒的人物,實在是多如繁星,又何必非要將太史慈,魏延等人綁死在自己的身邊呢? 劉琦沖著馬玄拱了拱手,道:“今得伯常提點,方是茅塞頓開,日后伯常便是劉琦的摯友,但凡有事,非得君替劉琦定奪不可。” 馬玄連道‘不敢,不敢?!? 劉琦又咨詢他道:“若是漢中郡有文仲業可作大將鎮守,那另外新設立的西城郡,房陵郡,上庸郡三郡,又當遣何人為郡守?” 馬玄言道:“在下跟隨府君前來漢中,這段時間也曾對漢中本土的勢力多有探查,大概已經查探得了漢中的形勢……眼下漢中雖然安定,未曾經歷過大的戰事,但眼下的分割勢力著實甚多,這首先擺在府君面前的,就有賈龍和張魯這兩股勢力需要妥善安置?!? 劉琦聽了這話,隨即為張魯辯駁道:“張魯已然投降,且一心行祖父之道,發揚天師教,未必會要爭這一個郡守的位置吧?” “張魯此人雖有心向道,但也非庸碌之人,不然也就不可能輕易兼并張修的五斗米教,況且他背后還有一個盧夫人,天師教在蜀中民間聲望太過,給予天師教的利益,府君一定要好生拿捏平衡才是,至于賈龍,府君日后若要兵進益州,還需仰仗于他,縱然對其行為或有不滿,也不可現在與之決裂……特別是眼下還只是安定漢中初期,不可大意啊?!? 馬玄的話很是中肯,讓劉琦頗為動容,他認真地點頭道:“不想伯常所思竟這般縝密,劉某深感敬佩……莫若這般,東三郡中,便讓賈龍為一郡郡守,張魯之弟張衛為一郡郡守,張魯和盧夫人則可將天師道傳于荊楚,以安其兩方之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