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琦微微一笑,沒有答話。 有些事,點到為止即刻,沒必要說的那么透徹。 張魯疑惑地道:“府君若是有心廣建義舍,招收天下寒門,以府君目下的地位和荊楚之財力,想來辦成這些許事情也不是特別難,為何非要張某代府君為之?” 劉琦輕輕一咳,道:“這事我不方便直接出面去辦,只能間接的委托給天師教……系師要知道,畢竟我是山陽劉氏中人,更是八俊八及名士之后?!? 張魯略一思索,明白了。 身份的枷鎖暫時不能讓劉琦這么做。 他是劉表之子,名士之后,其本身在經學世家中也有著一定的超卓地位,若是公開招攬寒門之地,對于構成劉氏班底的純牌經學門人來說,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騷動。 畢竟,山陽劉氏麾下的主要班底,還是講究出身,講究名望,這是劉表一向用人的標準。 劉琦現在麾下的人,也有很多是寒門子弟,但畢竟他沒有大張旗鼓的去干,還不至于會得到經學士族子弟們的集體反對。 就好比曹操在歷史上頒布求賢令一樣,其實在那種條件和情況下,也是他在掌控了絕對的中樞權力,以及用盡所有力量打壓門閥之后,才能做出的舉動。 求賢令這種東西,在這個時代的背景下,可不是誰隨隨便便就敢輕易拋擲出來的。 你讓袁紹頒布一個不分出身的求賢令試試?河北和汝南的士族能把他的老窩鄴城給直接掀翻! 但有些事,不能補辦,卻也不可急躁。 天師教對劉琦而言,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遮羞布與代言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