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根據劉曄對劉琦的分析,潁川荀氏一族中,已經舉全族遷移北境,將寶壓在袁紹身上的荀彧、荀諶兄弟,劉琦已經是無法招攬了。 他現在的選擇,最好的便是荀氏一門中荀爽一支的后人。 雖然對于劉琦而言,還是荀彧的名氣更大一些,但對方既然已經北上,便是注定與他無緣,他也只能望天興嘆,任其自去。 劉曄在與劉琦暢談一番之后,便向劉琦請辭離去, 他響應陸康的號召,前往舒城任職去了。 而劉琦則是繼續駐兵在天柱山,一邊招納丹陽郡的山越家眷,一邊開始將這些山越軍細劃分營,以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們融入到自己的治下。 三萬三千的軍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量。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節,從襄陽那邊傳來了重要的消息, 漢都長安中,司空荀爽亡故后,朝廷以厚葬之禮為其鑄高墳,并敕其侄孫荀攸在喪后可先行返回潁川,命荀氏諸子守孝,荀攸本人其后則可前往益州的蜀郡上任。 得到了這個消息的劉琦,精神立時一震。 他沒想到劉曄在臨行之前,剛剛與他闡明了關于潁川荀家的事,而長安那邊竟是這么快也開始行動了。 漢朝極為重視孝道,越大的官死了,這停尸祭奠的時間只怕就是越長,普通的氓頭死了最少也要停尸七天,荀爽這種位級三公者亡故,怕是最少也要擺祭招魂滿七七四十九日才可。 喪葬之期如此長,一則是為了彰顯身份,二則是為了已盡孝道,三則古代的交通工具較為落后,若有人亡,生活在外地的至親以及好友若是得到消息才趕來吊喪,極為不便,近點的還好,遠點的怕是都得嫌七七四十九日不夠用呢。 若是人的尸體不會腐爛,古人恨不能將尸身擺上一年。 但是荀爽的尸體此刻已經在長安入土了,潁陰那邊荀氏本宗主要是以拜祭英靈為主,沒有尸身最為牽絆,想來這擺孝祭奠的時間肯定不會短,最少也得兩三個月。 這對于劉琦來說乃是一個跟荀氏搭關系的好機會。 吊喪! 雖然他沒見過荀爽……但他可以借父之名! 眼下他正愁沒有和潁川荀氏打好關系的通路,如今荀爽死了,這豈不是正是一個和荀家建立聯系的大好時機? 畢竟劉表在雒陽離任前,荀爽也在雒陽,就算他倆不熟……但誰知道? 不過山陽劉氏和潁川荀氏在地方家族的牽扯中,平日里確實并無往來,冒冒然的去吊喪,怕是多少也有點跌自己南陽郡守的身份。 多少得有幾個引路之人才是,才顯得不會那么尷尬。 至于為劉琦引薦去潁川吊喪之人,其實倒也并不難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