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繇不通軍事,因而只能向他麾下的三名將官詢問。 “君等以為如何?” 樊能沉思良久之后,點頭道:“卻屬良策。” 張英亦是道:“柴桑之地,自古便是兵家用武之地,高祖曾遣車騎大將軍灌嬰追英布至此,灌嬰在此鑿井筑城以戍守,足見其地之重。” 于麋猶豫了一下,突然看向劉琦,道:“只是不知劉府君讓我等駐兵柴桑,究竟是真心想要助某等成事,還是想用我等作為江夏郡的屏藩,為你荊楚看門護院?” 于麋這話說的有些直率,饒是劉繇聽了也不由變了臉色,覺得他出言未免過分。 “于尉,不得無禮!” 于麋急忙拱手謝罪。 劉琦卻不以為意,道:“于校尉能夠直言相詢,倒也是一位忠直之人,咱們不妨敞開了說,請諸位仔細想想,我若是真想在柴桑屯一支兵馬以為屏障,只需在荊楚境內尋一信得過的將官率領萬余兵馬足矣坐鎮,又何必非要大老遠的請族叔來此呢?” 眾人聽了,頗覺有理。 確實沒必要大費周章。 劉琦笑道:“如今張羨已死,荊南七郡與諸蠻部落,皆已歸順,我父子治下數百萬口,日后便是帶甲十萬,以荊楚之力亦足矣養之,又何愁吃不下一個小小的柴桑?” 劉繇聽了心中頗不舒服。 同樣是漢室宗親,說實話自己的出身還比劉表更高些,看看人家如今的成就,再看看自己……唉! 劉琦看向劉繇,道:“我讓族叔坐鎮于柴桑,純粹是為了宗親之情,更兼有護君聯盟之誼,別無其他。” 劉繇感慨道:“伯瑜不要再說了,劉某信你,以荊州目下之勢,又何須用某為你看門護院?實是我麾下之人小肚雞腸,誤會你父子了。” 劉琦灑然一笑。 其實倒也是沒誤會,只不過那于麋把事兒說反了。 劉某根本就沒想讓你當我荊州的屏藩,而是要將你們當成我日后入駐揚州的踏板。 畢竟,只有以劉繇的名義上表,長安那邊才可能會把這揚州刺史的位置敕封下來……若是經營運作的好,日后說不定還能給劉繇謀個揚州牧。 以揚州牧的名義,去收服揚州,才是最為名正言順的,也最能安撫揚州境內的士族。 這年頭,什么都講究個名正言順。 試問他日以揚州牧的名義從柴桑出兵,直取揚州,揚州本土的士族和豪門,是會傾向自立的孫堅多一些,還是會傾向“根正苗紅”的揚州牧多一些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