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繇口中所言之事,劉琦心中自然是有數的。 揚州地域廣大,比之北方兩州加起來還要寬廣,但其經濟地域都集中在豫章以北廬江郡以東,而揚州南境的腹地,目下并未開發完善,山巒跌宕河川遍野百越安居,尚屬于蠻荒之土,那里些地域自然不能夠作為孫堅的政治中心。 揚州的主要政治集中在丹陽、吳郡、豫章北部,而其中的豫章郡往西北和九江郡和廬江郡接壤,而往西則和江夏郡和長沙郡毗鄰,吳郡往北則是廣陵國。 孫堅若要圖霸,只能選擇往這幾個地域發展 但往哪里最適合呢? 歷史已經給了劉琦答案。 以這個時代而言,徐州或是兩淮并不適合作為起手地,揚州的戰略縱深若是遷移至那里,就會直接與北方的諸多勢力抗衡,在沒有足夠的馬軍能夠支撐起江東進行大規模的平原戰前,揚州最好的發展途徑還是要依托于長江。 所以,向西發展對于占據揚州的孫氏來說,確實是最穩健的選擇。 也就是攻打下荊楚,而后南北劃江而治。 所以說,就算是劉琦與孫堅有些交情,但為了發展,吳縣孫氏與山陽劉氏,久后必有大戰。 …… 劉琦對劉繇拱手道:“多謝族叔指點,琦日后自會小心謹慎,謹防孫堅……對了,叔父,嚴君已經上書朝廷,欲表族叔為揚州刺史,眼下只等詔書下達,族叔便可尋良機,報前仇了?!? “揚州刺史?” 劉繇聞言一愣,接著苦笑道:“倒也是難得景升一番良苦用心了,只是如今壽春縣已為袁術所奪,陳溫遁走,某縱然能當揚州刺史,卻又能去哪里棲身呢?” 劉琦認真地道:“叔父的兵馬可暫時隨我一同暫駐在丹陽郡,我接下來要和陶謙一起在丹陽募兵,族叔不妨與我一同在此補充兵源,然后……可率兵前往豫章郡,在那里安居,以孫堅目下的情況,想來短時間內應還無暇謀取豫章郡,族叔便暫時在豫章招兵買馬,訓練士卒,以圖大事。” 劉繇見劉琦如此誠心的為自己謀劃設想,心下頗為感動,道,嘆道:“賢侄真那是赤誠之人?!? “族叔過贊了?!?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劉繇身后,一名身著玄甲,相貌頗為威武的戰將站出來,問道:“劉府君之意雖好,只是不知豫章郡守周術是否能容下我等?” 周術是現任的豫章郡守,歷史上他一直擔任豫章郡直到去世為止,其后才有的諸葛玄與朱皓的豫章郡守之爭。 劉琦看向劉繇身后那名問話的將官,道:“不知君之稱謂……?” 那將官向前一步,自我介紹道:“末吏樊能,見過劉府君?!? 劉琦聞言恍然。 原來他就是劉繇麾下的三大將之一。 后世,大多數人對劉繇麾下的諸位將領評價不高,大部分人皆認為劉繇麾下只有太史慈一位算是將才,余者皆是垃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