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荊州軍的情報能力倒是真了得。 不過劉備心中也有點不服氣。 麴義確實有他獨到的用兵本領,但劉備自籌若是給他幾千張弩機,這樣的事情,他也能做到。 公孫瓚過于自信,對袁紹的軍事能力并不看得起,再加上他對袁紹暗中組建強弩營的事情不甚了解,不曾防備,因而這次吃了大虧。 公孫瓚麾下的騎兵損失慘重,不能繼續與袁紹交鋒,必須要迅速重整旗鼓,他無奈之下只得下令收兵,準備回返右北平。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先前故意詐敗于他的劉備出手了。 劉備已經事先向劉虞請命,從漁陽郡調鮮于兄弟等地方大豪強的私士奔赴前線,并增添了三萬兵將,扼守在泉州一代,不讓公孫瓚的兵馬從冀州返回右北平。 公孫瓚的右北平郡就地域來說臨近海灣,若從鄰近于冀州的前線回返,東面是大海,西面是漁陽地界,若要不走漁陽郡,直接返回右北平,就要走泉州。 但是現在,以有心算無心的劉備,則是集中數萬兵將在泉州嚴密布陣,將公孫瓚撤返回右北平郡的通路徹底給掐死了。 若是換成原先,公孫瓚想要突破劉備的防線,其實并不困難,但眼下因為與袁紹一戰,他麾下的戰馬損失極多,而且輜重大部分被袁軍損毀,其部騎兵雖然依舊頗眾,但在沒有補給,糧秣短缺的情況下,士氣比較低落, 而且袁紹麾下的審配、沮授、麴義、顏良、文丑、高覽兵分六路,直襲其后,若是耽擱日久,恐怕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后果。 但公孫瓚眼下卻沒有速戰速決的能力。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備親自寫了一封書信,派遣使者去公孫瓚軍營,陳以厲害,話里話外都是勸公孫瓚不要再妄圖進入右北平了,而請他轉兵去青州屯扎。 劉備的書信剛中帶柔,切中要害,既堅定的維持己方戰略需求,又在當中隱晦的透漏出自己顧念同窗之誼,愿意放公孫瓚一條生路,只要他去青州,自己絕不追趕。 公孫瓚被袁紹,劉備兩方各自算計,心中氣郁難填,但眼下的情況卻讓他別無選擇。 經過了一番天人交戰之后,公孫瓚便率兵前往渤海郡,那里現在有他的從弟公孫范。 但渤海不可久守,毫無以為,袁紹很快便會驅兵至此, 公孫瓚在渤海略作休整,便再度南下去會和青州刺史焦和,在臨淄駐扎,并派人去往右北平,招昔日舊部,收攏河北戰場的敗兵,意圖重整旗鼓,再報前仇。 公孫瓚會和了青州刺史焦和沒多久,盤桓在中原各郡的青州黃巾突然開始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青州黃巾先是攻打泰山郡,又乘著公孫瓚與袁紹爭雄敗退,強襲渤海,隨后又與徐州黃巾聯盟,意圖進入冀州境內與黑山軍會和。 青州百萬黃巾一動,各地烽煙四起,大戰更甚。 而陰德、劉馗、汲廉這些徐州的國相,為了劃分徐州的權柄,借著青州黃巾在中原起事恐禍及徐州的名義,派人前往臨淄縣交好公孫瓚,有意扶他為徐州之主,請其入住徐州。 而那些徐州本土的豪強也對迎接公孫瓚入徐州之事頗為認同。 一則公孫瓚雖然在磐河遭了敗績,受了不少損失,但其麾下的虎狼之騎依舊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強軍,陶謙的丹陽兵雖然厲害,但和公孫瓚相比,實則是不值一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