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使君,屬下建議找吳府君商議,咱們丹陽郡和其合并一處,在宛陵縣的西面布防,多置拒馬以為屏障,并立營寨,不讓劉琦兵近宛陵城!” 陶謙并沒有著急回答,他捋著須子,在腦海中將符合眼下時局的各種戰(zhàn)略認真的考慮了一遍。 不多時,方聽陶謙緩緩道: “固守不出,非老夫之所為,老夫當聯(lián)合吳景,乘著彼軍立足未穩(wěn),先行進攻,讓彼知曉我丹陽軍之悍勇!” 許耽聽了這話,似乎是有些猶豫。 “使君,聽聞那劉伯瑜麾下也有一支強軍,名為南蠻營,其步卒皆為在荊南諸蠻部落之中招募的悍勇蠻士,戰(zhàn)力頗強,平定荊南張羨之時,劉琦所依仗者,便是此一軍也!” 陶謙淡淡道:“不礙事,荊蠻之眾雖然彪悍善戰(zhàn),但老夫相信論及戰(zhàn)力,還是我丹陽之兵能占上風,此事便這么定了,稍后吳府君前來,老夫便與其商議此事。” …… 劉琦的兵馬眼下正在臨縣之外安營扎寨, 他并沒有著急向宛陵縣的方向進兵。 因為劉琦總覺得這當中的事情,有些不對勁。 好端端,陶謙為什么一定要兵出徐州來摻和二袁的渾水呢? 以那老家伙的政治素養(yǎng),就算是應了袁術的盟邀,難道還不知道虛以為蛇的道理? 這樣做,對陶謙到底是有什么好處? 在沒想通這些問題之前,劉琦還不打算跟陶謙正式交鋒。 畢竟這老頭可不像是《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般無能, 他也曾參加過討伐北宮伯玉之戰(zhàn),并在徐州成功的鎮(zhèn)壓了徐州黃巾,在軍事上有一定的建樹。 當然,歷史上的陶謙確實也遭到過軍事上的失敗,那個人就是曹操。 但在劉琦看來,被曹操打敗在漢末其實并不算是什么丟臉的事。 所有的諸侯,有一個算一個,誰沒在曹操手下吃過敗仗?(當然曹操也吃過別人的敗仗。) 當下主要的問題,是要弄清楚陶謙想要做什么。 月夜靜謐,星辰漫天。 劉琦和劉曄二人在帳篷內(nèi),點著明火,探討著關于陶謙的問題。 “陶謙在徐州,也屬于外派刺史,自古刺史與郡守皆有不和,我卻是不知陶謙任刺史之后,在徐州是如何行事的?” 劉曄聽了劉琦的發(fā)問,道:“曄居于九江,偶時也曾聽到過一些關于徐州的風言風語,據(jù)聞陶謙初至徐州,也是頗為艱難,他能夠安定徐州的局勢,其實也是全憑其兵威而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