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排頭的一艘較大的艨艟上,陳蘭負手而立,滿面自得,看著即將抵達的對岸,嘴角露出了一絲暢快的笑容。 劉伯瑜啊劉伯瑜,今次便將上一次吃的虧,我全都要在汝身上找回來! 想到這,卻見陳蘭轉頭,對身邊的一名士卒吩咐道:“立刻打旗語,讓我軍走舸先行停靠岸邊,停船后士卒立刻登陸渡口嚴守岸灘,迎后方的大船臨靠!” “唯!” 話音落時,便見陳蘭麾下的傳令士卒吩咐旗手給各船去打旗語。 走舸的速度又輕又快,雖然坦露的程度較大,容易被對方攻擊,但卻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士卒們放置于岸上,倒也算方便。 陳蘭身后,淮南系戰將橋蕤似乎有些猶豫。 這么急匆匆的將兵將放置與岸邊,卻是不知穩妥與否。 “陳將軍,眼下重洱灘的形勢不明,依照某意,不可派大隊人馬登岸,當先派遣小股船只先行離岸,登陸之后探明情況,再著大部船只靠岸方為上策。” 橋蕤的話相對陳蘭之令而言是非常穩健的,但陳蘭卻并不打算聽他的。 畢竟,他和張勛是新投靠袁術之將,與自己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若是聽從了橋蕤的諫言,就是變相的承認淮南系將領勝過己方這些袁軍元從系將領。 這對于陳蘭而言自然不可。 “公此言差矣,眼下之勢,若要襲劉伯瑜與黃承先之后,則必爭搶時辰,如今天色初明,眼下敵賊并無所覺,當乘此時機速登岸灘,強襲其后,方始建功,不然恐事無所成。” 橋蕤張了張嘴,好像繼續說些什么,但陳蘭已經不聽他的話了,而是作速下令著大船小船按照順序,先后靠岸。 而灘岸的不遠處,劉琦和典韋、沙摩柯、魏延、張任、太史慈等一眾人正潛藏其身, 隱隱的看著袁軍的大船小船逐漸靠岸登陸,劉琦的嘴角不由掛起了一絲笑容。 終于……上鉤了。 典韋見大霧中,敵軍的船只靠岸,不由有些興奮,他低聲道:“府君,咱們何時動手?” 劉琦搖了搖頭,道:“且不著急,他們現在只是前部的走舸登岸,后方的主要艨艟并未臨岸,待其大船臨岸難以起航之時,才是我們出兵一舉收割的大好時機……典君,傳令南蠻營軍士,稍后休要手軟,能殺便盡量去殺!多割一個人頭,我便多予糧秣兩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