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卻有一個年輕人悄悄離了商船,順著沙頭堡的小路直奔劉琦那五千蠻兵的駐扎地快速遁去。 這人是負責(zé)在北岸偵查敵軍情況的精銳斥候。 來到劉琦軍的駐扎地,一個隱藏在暗處的哨卒突然喝道:“口令!” 那斥候忙答道:“雞肋。” 哨卒悄悄的放下了手中的弓弩,放那名斥候進了軍寨。 這奇怪的口令是斥候回營時專用的,是劉琦親自定下的。 也不知怎么,劉琦將那五千蠻兵組織起來之后就選定了這么一個奇怪的口令。 曹操定口令為雞肋,或許是因為覺得漢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在劉琦看來,雞肋這個東西可不一樣。 雞骨架這東西,在后世用油一炸,再灑上孜然,可是又酥又脆香又便宜,好吃的緊,食之那是相當(dāng)有味。 那斥候很快就來到了劉琦的面前。 “屬下見過府君。” “張勛和陳蘭等人的兵馬,有何動靜?” “稟府君,屬下在北岸得到消息,那陳蘭,雷薄,橋蕤等叛逆集結(jié)麾下兵將約三萬人,已是從沙頭堡的對岸起兵,奔重洱灘的對岸而走,而沙頭堡對岸的袁軍現(xiàn)在只余張勛一部在那里虛張聲勢,做出意圖從沙頭堡渡河的架勢……至于陳、雷等部麾下的水軍有艨艟二十三艘,每船載戰(zhàn)兵八十人余人,斗艦十艘,每船能載戰(zhàn)兵一百五十人,另有走舸百艘,每船能載三十人,一次可載兵三千人。” 劉琦點了點頭,心中暗道:“看來,他們雖有三萬人,怕不是能一批渡的盡。” 一切都和劉琦預(yù)想的差不多。 他揮揮手,著人領(lǐng)那名斥候下去休息,然后吩咐典韋道:“立刻招呼所有的兵將,乘夜去往重洱灘埋擊袁軍!” “諾!” “著令三軍做好準(zhǔn)備,交鋒就在明辰。” …… 次日清晨,汝水上的霧氣似乎逐漸散去,江面之上,袁軍所乘坐的艨艟、走舸之類的艦只依序向著重洱灘作速而來。 從案上向水面上觀望,但見檣帆旌旗林立,排頭的船只已經(jīng)逐漸接近了岸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