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三十九章 鬼心眼多的太史慈-《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劉琦》


    第(1/3)頁

    太史慈這個人成名甚早,早在劉繇任吳郡郡守四年前,太史慈在東萊郡就已經頗為知名。

    太史慈揚名于青州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既膽大心眼子又賊。

    說起太史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人是一名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忠義慷慨之士,

    但殊不知太史慈這個人的花花腸子其實也蠻多的,頗為狡詐多謀。

    為什么說太史慈狡詐呢?得先從刺史和郡守之間的關系談起。

    東漢末年,官吏的晉升途徑基本都被士族門閥所壟斷,使得皇權被逐步削弱,為了應付防止士族官吏彼此勾連持續坐大,皇室采用了‘三互法’‘刺史監察郡守’‘任用宦官’等政策,其中以‘六百石刺史’監察‘兩千石郡守’的制衡政策歷史頗為悠久。

    按道理來說,刺史的權力和管轄職能遠不及郡守,但因刺史監察職能中有《六條問事》政策,使得刺史的權力涵蓋范圍擴大了許多,包括臨時組織軍隊,選人用人,以刺史府為單位管理地區各項工作等,這使得原本僅有監察權力的刺史成為了半個州政府。

    但也正是因為權力的重疊,使得地方刺史與郡守之間的很僵,甚至是彼此仇視。

    一旦刺史和郡守之間在政事上有了針鋒相對的矛盾,互不相讓需要朝廷主持公道時,東漢中央政府卻是采取了一個讓雙方恨不能罵娘的解決方式。

    “以先聞者為善?!薄@就是中央政府解決刺史與郡守矛盾的方式。

    刺史和郡守,誰先把誰的狀告上京,誰就比較容易贏。

    聽起來很扯,但卻是事實。

    太史慈就是在這件事上出的名。

    四年前,太史慈年方二十一歲,任東萊郡奏曹史,他所侍奉的東萊郡守和時任的青州刺史間產生了政治沖突,于是雙方都派人前往雒陽有司處,呈遞彈劾對方的奏疏。

    兩方的使者快馬加鞭,緊趕慢趕的奔著雒陽跑,因為朝廷的態度很明確——誰先告狀誰有理。

    當時代表東萊郡守去送奏疏的使者就是太史慈,當他到了雒陽公車門前時,正好看見州刺史的使者也來送告狀的奏疏。

    太史慈這個時候就開始耍起了他的鬼心眼。

    他故意向州使者借閱奏疏,然后乘其不備將奏疏給損毀了。

    毀了對方的奏疏后,太史慈還信誓旦旦的跟對方耍起了嘴皮子,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并不是代表東萊郡守來告狀的,只是奉府君之命,來看看刺史是否派人來送告狀的奏疏,如今奏疏已經損壞了,我毀壞奏疏雖有罪,但你看管奏疏不利也要受罰,既然咱倆都要受罰,還不如一起跑路如何?誰也別占誰的便宜?!?

    結果就是太史慈到底給對方忽悠了,兩個人一起跑路。

    可太史慈這個鬼心眼子甚多的熊玩意,居然中途偷偷摸摸的又跑回了雒陽公車門前,將東萊郡守狀告青州刺史的奏疏遞交了上去……

    就因為這事,青州刺史被東萊郡守給告倒了。

    那位青州刺史在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之后,也不由長聲嘆:不怪己方不成事,只怪敵人實在太狡猾了。

    但能當上一州刺史的,不用多說,必然是有一定的勢力,且麾下也一定有可用之兵。

    這口氣青州刺史自然咽不下。

    太史慈因為玩鬼心眼,因而馳名于青州,但換來的,卻是那位青州刺史以及他身后的家族門閥不死不休的瘋狂報復。

    無奈之下,太史慈便奔往遼東避禍。

    這一避就是四年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商洛市| 阳信县| 顺昌县| 若尔盖县| 博兴县| 三台县| 达日县| 措美县| 南涧| 肥城市| 长阳| 仙桃市| 博客| 临海市| 冀州市| 化德县| 涞水县| 霞浦县| 江川县| 甘洛县| 兴仁县| 汤阴县| 诸暨市| 辉南县| 阜新| 镇远县| 乾安县| 余庆县| 定陶县| 正安县| 唐海县| 灌阳县| 盱眙县| 吴江市| 同德县| 昆山市| 英山县| 保德县| 石屏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