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了李儒的話,賈詡心下微微跳動。 涼州近些年來變亂越甚,羌民屢反,賊寇日盛,比起往昔更非久居之地,更有宋建在抱罕各地稱王…… 根據賈詡的猜測,董卓一旦去了長安,關中三輔之地將會越發紛亂,大量的西北士人南遷乃是必然的。 針對這種嚴峻的形式,賈詡已經顧及不了那么多,他眼下只能保全自己的子嗣家眷,便是武威賈氏的其他分支,他也不能顧及的上。 他現在心中裝的,只有他自己和他的妻兒。 在后世,賈詡這種行為價值觀或許沒有什么,但以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來看,能夠狠心拋棄全族,只顧及自己一脈的人可謂奇葩,實是鳳毛麟角。 因為這個宗法社會的主體價值觀,就是要求個人為家族傾力奉獻。 但是賈詡天性就是這樣的人。 若是他也有和其他人一樣為家族犧身的精神,他便也稱不上是毒士了。 若是能將自己的家眷遷來司隸境內,日后他想南遷攜帶家眷,倒也是好辦了些。 然董相國遷都,自己卻還得隨他西入雒陽,這可如何是好? 抬頭看著李儒那張略顯深沉的笑臉,賈詡的心中突然有了一個主意。 或許……此人能夠助我成事! 賈詡心下籌謀已定,遂不在有所保留,他對李儒言道:“中郎當真愿意助我兒調至弘農任職?” 李儒笑道:“只要文和想,那此事于我而言,便算不得什么難事,只是相國若要西遷,那弘農之地怕是就變成了關中和關東的緩沖之地,亦非安全之所,令郎來此,怕也是未必能躲避兵連災難……不如讓他去長安如何?“ 賈詡心道我現在還整往長安外跑,如何能再將兒子弄進狼窩? 他對李儒之言不置可否,轉開話題道:“劉焉三子之事,相國不妨著其長子劉范隨賈龍,遣幼子劉璋回綿竹,至于二子劉誕,可依舊隨朝伴駕便是了。” 這番話一說出來,饒是李儒,也不由被震驚當場。 好手段,夠狠。 進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將劉焉三子分于三家勢力! 既能鉗制劉焉,又偏偏給了他一個幼子在身旁。 這樣,在萬不得已之時,劉焉也可隨時痛下決心,放棄另外兩子,壯士斷腕,不至于被賈龍顛覆。 畢竟,身邊終歸是有了個可傳宗廟香火之人。 但反過來說,他雖有幼子在伴,可偏偏嫡長子卻落在賈龍之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