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在這個時候,呂布站了出來。 “恩相,布保舉一人,可以為使。” 呂布殺丁原,投降董卓之時,董卓任呂布為騎都尉,曾與他發誓結為父子,但那畢竟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的收攬之舉,呂布自然也不會真的將董卓視之為父,故在外人面前時,依舊稱之以‘相’,私下方稱呼為‘父’。 董卓看向呂布,奇道:“奉先統御的并州兵將,皆乃是長于征戰廝殺的沙場驍士,恐不堪為談判使者吧?” 呂布道:“布推舉之人,非是并州軍中人,乃是雒陽南軍中的司馬,河內郡人郝萌,現為末將所統管,其人不僅勇力卓絕,亦有辯才,卓其為使,必成大事。” 其時,董卓在雒陽的兵將有三個勢力陣營。 其中最龐大一勢力便是其所統領的西涼軍,當中又細分為由涼州諸大豪李傕,張濟等人所統領的各路分支人馬。 第二勢力,便是昔日由丁原執掌的并州軍,而董卓之所以能夠統領并州軍,全需仰仗在并州軍中聲望最高的呂布,否則董卓難以駕馭并州一系。 第三勢便是不足七萬人數,負責衛戍京師和皇宮的雒陽南北軍,昔日皆由何進和何苗統領。 由于南北兩軍是在全國各地的壯丁中輪流招募的,人員構成天南海北非常負責,想要控制住,就必須要將其分成地域派系,交由董卓麾下各部戰將分別統管,逐漸吸納收服。 由于漢朝有濃重的宗法地域性依附特質(說白了就是老鄉特別信任老鄉),所以南北軍中的原并州系以及司隸北部系的將官,皆由出身于九原的呂布統管。 例如,出身于并州雁門馬邑,以從事身份在京中接受何進領導的張遼,便代表雒陽軍中的并州一系歸屬呂布。張遼昔日在京中,曾因在河北募兵之功,為何進看重。 以此類推:董卓若想控制并州軍一系,需仰仗呂布;同時,并州軍中的雒陽一系,呂布若想完全控制,則需仰仗張遼。 厲歷史上,從雒陽伊始到下邳城投曹,張遼在呂布軍中其實一直都是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態的,就好比孫堅之與袁術,公孫瓚之與劉虞一樣(在呂布投奔張楊的前后期,張遼就已經是遙領北地的兩千石太守,有開府之權,具備了作為一方諸侯的政治名義) 而目下和張遼一樣,屬于獨立在呂布麾下的雒陽軍系中,還有司隸河內系掌軍者郝萌,呂布此番推薦的人就是他。 董卓聽了之后,偌大的頭搖的如同撥浪鼓:“不可,雒陽軍系中人,非老夫嫡系,奉先舉薦之人大大不妥,絕不可用。” 呂布見董卓不答應,臉上露出了失望之色。 他倒不是想真心推薦郝萌為使,實在是想乘機將郝萌支出雒陽,然后去辦一件羞為旁人所道的秘密事。 對于李儒或是呂布,包括雒陽一系,董卓其實都是不信任的。 眼下這個節骨眼,董卓心中所信任的人,只有西涼軍一系中人。 他環視了眾人一圈之后,最終把目光落在了李傕的身上。 “汝可為使!”董卓指了指李傕,肯定的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