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表在任荊州刺史前一直在雒陽城內(nèi),因此對天下各州諸事皆有了解。 益州牧劉焉有意切斷了和朝廷的聯(lián)系,偏安一隅坐觀天下諸事,朝廷中的人也不是睜眼瞎,雒陽方面對益州的調(diào)查一直沒有放松過。 畢竟是一方牧守,一舉一動都可能牽扯到整個西南的政治走向。 劉琦心中納悶,護君是賺取名望之事,雖會有兵戈之險,但后續(xù)的收益卻甚為可觀,特別是領(lǐng)兵出征之人,必然會贏得極好的口碑,政治前途一片大好。 可以說是在斗地主的開局前,就在手里握了個炸。 劉焉這老狐貍,居然要將這一炸交給他的眼中釘,是何道理? 劉表和劉琦思索了好一會,也沒琢磨出劉焉的想法,便索性不管了。 畢竟是他益州自家之事,跟荊州也搭不上關(guān)系…… “還有兩件要事,請使君定奪。”伊籍突然露出猶豫之色。 劉表和劉琦父子,都是人精,看伊籍的表情,就知曉伊籍想說的應(yīng)該是劉焉的條件。 劉表哼了哼:“劉君郎提了什么條件?” 伊籍見劉表一語道破自己用意,心中佩服:“劉益州言,此次出兵護君,當仿關(guān)東諸侯之盟,立一輩分最長之人為盟主,節(jié)掌劉氏諸部。” “劉君郎想當盟主?”劉表似笑非笑地看著伊籍。 劉虞和劉表是同輩,而劉焉高二人一個輩分,若立輩分最長之人為盟主,舍他其誰? 伊籍長尷尬的笑了笑。 劉表再次出言時,語氣中已有些許怒意:“劉君郎好不曉事,這護君之策乃是吾荊楚人所設(shè),促成聯(lián)盟亦是吾荊楚使者往來奔波,如今大事已成,他卻要做盟主坐享其成,豈非大謬!” 劉琦聽到這,不由想起了關(guān)東諸牧守之盟的情況……袁紹雖是盟主,得了一時之利,但卻不是最后的贏家。 雖然這個盟主的含金量確實很重,但做人要懂得取舍,不可太過執(zhí)拗。 誰笑到最后才是最好的。 劉琦沖著劉表拱手,諫言道:“父親,請聽孩兒一言,這個盟主,咱荊州還是不要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