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陳楚默問起成本,李衛東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成本較之于預期高了不少,其中石墨烯電池10萬元,發動機和電控系統5萬元,內飾外觀的設計+材料成本5萬元,操作系統5萬元,加起來30萬附近。” 陳楚默聽后也不驚吃了一驚,如果按這個成本,加上渠道推廣,人工成本等費用,每輛得接近35萬。 不過呢,這是見證者科技的第一款旗艦車,必須真材實料,打響第一槍。 35萬這個成本是建立在石墨烯電池,三電系統全部自主生產的前提下,并且整車石墨烯除電池以外用料達到10公斤,如果按照市場1000元每克計算,光這就將近100萬。 只不過見證者新能源汽車子公司可以以20元每克這個價格,拿到成本10元的石墨烯。 足足低了100倍。 因為陳楚默擁有石墨烯股份公司的絕對話語權,所以照顧下子公司也無可厚非。 而今年特斯拉預期出產的Model X的鋰電池電動汽車的市場售價大概在70-90萬之間。 如何定價也是個大問題。 會議現場開始討論起來,陳楚默拿出煙盒朝眾人都發了一根。 這時,右手邊第三個座位,有個接近40的中年人站起身來,這是見證者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丁開元。 丁開元雖然是新能源子公司的總經理,但是今天在場的都是集團公司的大佬,他也沒啥存在感。 他用征詢的目光看向主位上的陳楚默。 陳楚默點了點頭,示意他有想法就說。 得到董事長的批準,他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自己的觀點。 “如何定價的問題,我覺得主要看這款車的意義是什么,如果僅僅是為了盈利,我覺得我們這款轎跑在性能這方面絕對是秒殺其他跑車的,說句不好聽的,就算給特斯拉300萬,他們也造不出來,所以定價500萬也不為過。 但是,如果是為了推廣和占領市場,我個人認為定價不宜太高。 打個比方,定價500萬的話,全球可能只有1萬個目標客戶,就算我們的產品再驚艷,最多也就只能賣掉5千臺,毛利潤是230億左右。 而定價100萬可能就有10萬個目標客戶,賣掉5萬臺,毛利潤就有325億。 以此類推,我個人覺得定價在100萬元附近比較合理,而更低價格的定價,大家可以看看下一款家用的轎車和suv,這個為明后年設計的,這個更注重中端市場。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完畢。” 眾人聽后,頻頻點頭,陳楚默帶頭鼓掌起來,會議室內頓時掌聲雷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