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人心-《陛下因何造反》
第(3/3)頁
百姓們紛紛罵道。
“大家靜一靜。”等百姓們罵了一陣,周雄抬起雙手,于是叫罵聲弱了下來。
“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吧,明明陛下已經下旨減免稅賦,地方官和士紳們卻根本不聽,山高皇帝遠,便是陛下也拿他們沒有辦法,因為他們控制著朝廷,控制著地方。無奈之下,陛下只能親自組建軍隊,為的就是對付這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
那李公子其實是個舉人,因為家中田地被咱們給他分給了百姓,惱怒之下造了反,試圖推翻陛下的統治。他勸說鄉紳地主給你們減免了一點田租,為的不過是收買人心,好忽悠你們兒子丈夫去當兵給他賣命。
而我們禁衛軍過來,卻是為了幫你們對付壓在你們頭頂的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是要給你們分田分地。不管是士紳地主侵占的田地,還是唐王府的藩田,全部都要無償分給南陽百姓。從此以后,你們只需承擔皇糧國稅,再也不用擔負各種苛捐雜稅!”周雄大聲道。
“我們以后要繳納多少皇糧國稅啊?”有百姓大聲問道。
“三成畝產。”周雄豎起了三個手指,“你們只需要繳納田地所產的三成,再不用多交一粒米一文錢!”
三成啊,百姓們互相看著,一個個臉上露出了喜色。和以前動輒六成七成田租賦稅相比,三成確實不多,若是按照這當官的所說,禁衛軍給每家都分了田,便是繳納了三成畝產,剩下的也足夠一家人吃的。
可是皇帝真的會平白把田地分給大家嗎?圖什么啊?再想想下落不明的丈夫兒子兄弟,村中百姓仍然忐忑不安。不過那叫周雄的當官的也說了,被俘的紅巾軍士兵很快便會放回,這讓大家伙的心勉強放了下來。
接下來的時日,周雄開始帶人丈量周圍的田地,村民們終于有了些熱情,開始配合著丈量。
告示也貼了出來,公布分田地的政策,無論男女,只要滿十周歲,都可以分地,更小的孩子則沒有,因為這個年代孩童的夭折率實在太高。以后每隔十年或者二十年,會重新登記人口重新分地,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當官的果然沒有騙人,又過了數日,從村中出去當兵被俘虜的男丁們終于回來了,當然回來了大半,二十八個男丁回來了二十三人,剩下的五個卻是死在了戰場。
頓時,村中歡笑聲哭泣聲響成了一片。
張李氏抱著丈夫張馬駒的胳膊,喜極而泣。
活著回來的人家固然高興,有男丁死在戰場的人家卻也沒有怨恨禁衛軍,而是把怨氣放在了他們曾經感激的李公子和鄉紳們身上。回來的這些男丁都經歷了思想教育,再加上看到實實在在的分田,無不對禁衛軍感激涕零。于是周雄趁機宣布招募農兵,農兵不用出去打仗,而是集合起來保護家園,防止李公子和士紳的軍隊再次殺回。農兵農忙時種地,農閑時操練,平時沒有糧餉,操練時會有補貼。
對此百姓們自然沒有異議,被釋放的這些俘虜紛紛報名,搖身一變成為了農兵的一員。
自此,整個南陽府的局面終于打開,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始建立鎮一級官府,每個縣下設立數個鎮,鎮以下設村,村長鎮長都納入朝廷編制。等到村鎮兩級官府都成立以后,整個南陽府才算徹底納入禁衛軍系統。
孫傳庭終于等到了圣旨,圣旨中對他擊敗紅巾賊收復南陽的功勞進行了表彰,功過相抵,恢復了他太子太保的榮銜,軍中立功的將士皆有升賞,比如李鴻基便被提升為南陽總兵。對此李鴻基又喜又憂,喜的是終于成為了總兵這一級的武將,憂的是以后駐地便成了南陽,沒法再回黑山了,而在南陽遠沒有在草原上自由自在。
在圣旨中,朱由檢告訴孫傳庭,暫時留在南陽,主持南陽的改革。勤練兵馬,等到夏糧收獲以后才出兵攻打湖廣。
對此,孫傳庭自然沒有什么異議。數月的大戰,耗費錢糧無數,幸虧有早已掌控的河南府洛陽的支撐,才能打到現在。然而洛陽的糧食也差不多快用完了,根本支撐不了下一場戰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