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人心-《陛下因何造反》
第(2/3)頁
“恁不要騙俺們,皇帝要想對付貪官污吏下一道圣旨就夠了,干嘛還要成立軍隊?”臺下突然有百姓喊道。
“這位老鄉問得好。”周雄先是夸了一句,然后道,“在天下人看來,皇帝至高無上,要誰死誰便不能活。可事實并非如此。皇帝只是一個人,從小生活在皇宮中,很多皇帝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北京城。皇帝的周圍到處都是官員,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官員士紳們讓他聽到看到的,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百姓。即便皇帝知道民間疾苦,也不是下一道圣旨就能解決,因為朝廷地方都是士紳官員們在管著,光下旨根本沒用。比如皇帝規定每年征收的錢糧,每畝地才合不到一錢銀子,你們交了多少?”
“我家沒有田地,每年田里產的糧食七成交給趙鄉紳,剩下三成才是自己的。幸虧去年李公子來了南陽,幫我們說話,趙鄉紳才同意把田租降到六成。”一個膽大的老農說道。
“我家也是一樣,租種趙鄉紳家的地,自家沒有田地。”其他人也紛紛說道。
“難道整個張灣村就沒有自耕農嗎?”周雄詫異的問道。
“有的,張秀才家里有地。”有人叫道。
很快,一個身穿瀾衫的秀才不情不愿的來到臺前,沖著周雄微微拱手。
“這位相公,請問家中有多少田?繳納的田稅幾何?”周雄笑著問道。
“家中田地不多,只有八十畝而已,在下有著秀才功名,可免去兩丁的徭役和兩石的糧役,交稅的田地每年所繳田稅確實是一錢銀子。”秀才說道。
“若是你沒有秀才功名,每畝田地又會繳納多少稅銀?”周雄問道。
“正稅確實是一錢左右,但縣里還會征收一些徭役銀,也攤在田稅中,大概每畝田地要繳納四五錢銀子吧。”秀才解釋道。谷
“這些年越來越冷,幾乎每年都有旱災,南陽的田地雖然肥沃,一畝田一年所產頂多一石多糧食,賣到鎮上的糧鋪頂多能賣到一兩銀子,卻要繳五錢作為稅賦,剩下的夠一家吃的嗎?”周雄繼續問道。
“何止五錢啊,官府時不時的還讓繳納其他雜稅,田地所產大半都交給了官府,若是碰到大災年,田地所產連稅賦都不夠,只能賣地賣兒賣女,我也就是有秀才功名,能減免徭役和部分田稅,要不然也得和他們一樣。”秀才嘆道。
“可是你們知道嗎,官府征收的這么多稅銀,每畝田只有一錢銀子交給了朝廷,交給了陛下,剩下的都被地方官府貪了。兩年前,陛下就已經下旨,停止征收遼餉和剿餉,還宣布從此以后永不加賦,可為何你們繳納的賦稅還這么多?”周雄厲聲問道。
“嗡”的一下,下面的百姓沸騰了。
“皇帝真的說永不加賦嗎?”
“皇帝真的停了遼餉嗎?”
百姓們紛紛問道。
“那是當然,陛下的圣旨早就下到了各省各府各縣,縣衙里面肯定有相應的公文。”周雄道。
“他說的是對的,確實有這樣的圣旨。”那秀才證實道。
“狗日的當官的,明明皇帝都不加收稅賦了,還讓咱們交那么多。”
“那趙鄉紳也不是東西,去年騙咱們說朝廷要征徭役去遼東,讓咱們多交一成田租,他去和官府說免了咱們徭役,咱們都被他騙了。”
“當官的沒好東西,鄉紳們更是王八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