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10章 遷都和重建朝廷之議-《陛下因何造反》


    第(3/3)頁

    還要北京朝廷何用?朱由檢再次愣住了。這是建議自己直接拋棄北京朝廷嗎?

    “陛下,咱們現在所采取的制度和以往已經絕然不同,舊日制度根本已經不再適合,舊日官制也應該進行修整。若是再回北京的話,就必須面對北京朝廷,只能在北京朝廷上進行改革。到時必然會遇到極大阻力。而且朝中官員,和咱們志不同道不合,還讓他們繼續呆在位置上又有什么用處?倒不如把一切都推倒重來,在南京組建新的朝廷。”洪承疇侃侃而談,說著自己的謀劃。

    朱由檢仔細聽著,腦子迅速思考著,不得不承認洪承疇說的非常有道理。到了現在,整個北京朝廷和自己要做的事情格格不入,再留著他們其實也沒多大意思。

    逼著一群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甚至對自己心懷怨恨的臣子,為自己繼續做事,更是沒有什么意思。倒真不如重新組建新的朝廷。

    但是......

    內閣,六部,三寺,兩院,外朝內朝,整個朝廷就如同一臺復雜的機器,有上千官員數萬吏員構成,以內閣為首六部為輔,管理著整個龐大的帝國。

    整個朝廷到了現在,經歷了兩百多年的磨合,在規章制度方面其實已經非常繁雜。這些制度破壞起來很容易,也許只需要一把火便可以全部焚毀,但是重新建立一種制度卻非常之難。朱由檢雖然很想重建一個嶄新的大明,但到現在還沒有做好完全取代舊有制度的準備,只是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一步步去做,并沒有想過一下子全部推倒重來。

    不能不說,洪承疇的提議太過大膽。聽起來好像很美,施行起來恐怕會有很多困難。

    當然,朱由檢也清楚洪承疇的心思。要是在南京城重建朝廷的話,整個朝廷自然要以他為首,論資歷洪承疇是第一個“投效”朱由檢的高官,論能力也是上上之選,武能統兵殺敵擊敗蒙古人,文能經略一方,論資歷論能力做個首輔完全沒有問題。恐怕不止是首輔,洪承疇還想著自己曾經許諾的丞相一職吧!而唯一能和洪承疇相爭的只有遠在開封的溫體仁,不過要是完全拋棄北京朝廷的話,溫體仁舊日的官職人脈就全廢了,再加上功勞不如洪承疇,在和洪承疇競爭丞相中已經落了下風。

    “在南京組建新的朝廷說起來容易,坐起來恐怕非常麻煩。首先一點,需要的官員從哪里來?”朱由檢忍住了誘惑,緩緩問道。

    “科學院,商貿學校畢業生,這數年來,陛下用的那些人都已經成長了起來,是該讓他們挑起大梁了。”洪承疇建議道。

    從剛登基時天啟七年籌建皇家科學院和商貿學校,到現在已經五年時間,科學院和商貿學校卻是培養了不少人才,這些人或者在皇家商貿商行及海貿商行任職,或者在陜北山東宣大遼東做官吏管理地方。洪承疇便是建議從這些人中挑選朝廷官員人選。

    “他們資歷不足,用以地方可以,進入朝廷恐怕力有不及吧?”朱由檢皺眉道。

    皇家科學院和商貿學校的那些畢業生,大都出身普通人家,論能力也大都只是中人之姿,并無太多出挑的人才。讓他們在朝廷中任職,朱由檢很難想象會是什么結果。

    “他們雖然歷練不足,但還是能做事的,最重要的是對陛下絕對忠心。”

    洪承疇看出了朱由檢的擔憂,便解釋道,“其實朝廷很多事情普通人都能做,不需要那么多聰明人。”

    朝堂的運轉,看起來是那些尚書侍郎們在維持,其實實際做事負責具體工作的是各衙門的吏員,各種實際的瑣碎的事情都是由他們做,只要這些基層吏員在,各個衙門的運轉便無問題。萬歷年間,因為萬歷的怠政一段時間連各衙門缺的官員都不愿選拔委任,以至于朝堂缺了一小半官員,但朝廷仍然在運轉,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這個再說吧,容朕考慮考慮。”事情太大,朱由檢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ps:這個月的假全用完了,接下來要為全勤而拼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