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遷都和重建朝廷之議-《陛下因何造反》
第(2/3)頁
“最近不是抄了好多勛貴家嗎,很多勛貴府邸太過豪華,留下了沒什么用,倒不如拆了他們府邸,用來整修皇宮,所以陛下放心,材料之類根本不缺?!焙槌挟牻忉尩?。
此次南京城內的勛貴倒了大霉,除了少數幾家,剩下的都被連根拔起,除爵抄家。他們的府邸連同別院之類,足有上百座之多,都是堪稱園林的存在,特別是魏國公府,其豪奢遠超北京紫禁城。
這些府邸留著都沒什么用,倒不如把其主要建筑拆了用以修繕皇宮,其實光是魏國公府,扒掉的材料便足以修繕大半個皇宮了。
朱由檢仔細想了想,覺得洪承疇說的還是很有道理。既然不是勞民傷財,那么修繕一下皇宮也未嘗不可??墒??朱由檢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
洪承疇身為江南總督,管的除了南京城還有南直隸所屬江南各府,每天的事情那么多,怎么會有閑心關注修繕皇宮這樣的事情?
而且洪承疇雖然骨頭有些軟,但走的卻是能臣官吏的人設而不是佞臣,自然不會為了取媚自己為建議修繕皇宮。
“愛卿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不妨如是說來?!敝煊蓹z不想費勁猜測下去,徑自問道。
“陛下圣明。”洪承疇恭維了一聲,然后緩緩道,“陛下應該已經發現,這些年來北方連年干旱,天氣越來越冷,經濟距離南方越來越遠。眼下整個大明的最富庶的地方便是江南,賦稅人口都遠超北方。
太祖立國之時,本就是定了南京為國都,成祖封藩北京,加上北京是邊防所在,為了抵抗蒙古人,才做出了天子守國門的決定,把都城遷到北京。
而眼下建奴遠遁,蒙古人歸附,再加上我禁衛軍強大無比,邊防已經沒有以往那么艱難。北京城畢竟太過靠北,遠離大明中心,每年光是往北方運送漕糧和各種物資,便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既如此,何不把都城遷回南京?”
遷都南京?朱由檢非常震驚的看著洪承疇,他萬萬沒有想到,洪承疇在這個時候竟然提出了遷都這個想法。
“陛下,臣之所以提議遷都,還有另外一個思量。北京城雖然經過清理,但各種關系仍然盤根錯節,勛貴們武官們的勢力還是很強大,而整個朝廷中的文官,大部分也都心思莫測。咱們在江南悍然對士紳階層下手,宣布均田令,把士紳地主們的田地奪了分給無地百姓,觸犯的便是朝廷所有文官們的利益。
陛下遠在江南,朝廷官員對此根本無可奈何。但若是返回北京城,勢必還要面對這些文官?!焙槌挟犂^續道。
朱由檢想起這些時日,無數被送到江南的朝廷官員奏疏,大部分都是勸諫自己不要均田的。
“朕會怕他們?”朱由檢冷笑道。身為皇帝至尊,手中又握有強大的軍隊,朱由檢豈會害怕一群除了會吵吵其他都不會的文官?
“陛下自然不怕他們。但陛下想好如何面對他們沒有?”洪承疇問道。
“......”朱由檢愣了。這個他還真沒想過。
自南巡以來,他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在山東對付德王魯王,進行宗藩改革,還是分田審判山東地主,從來都沒有征詢過北京朝廷。揚州整頓鹽政,江東均田釋奴,所做的一樁樁事情,都和大明祖制相違背,都顛覆了大明的舊制,可以說朱由檢最近這些時日的所有作為,都是在顛覆舊有的制度。也就他是皇帝,換個人做的話,都是絕對無可爭議的造反!
朱由檢也是造反,不過確實造自己的反,造朝廷的反。如此,和朝廷其實已經是決裂,已經分道揚鑣。
“陛下,咱們這數個月來的作為,都沒有通過朝廷,相比朝廷大臣們也都是不認同的,咱們做的所有事情,也都沒有通過北京朝廷的手。既然如此,還要北京朝廷何用?”洪承疇繼續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