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五十年間,高鵬緊跟老子腳步,追隨左右,不離不棄,出生入死,不知為老子擋過多少災劫,救過老子多少次性命。 因為老子自己都不知道,就算沒有高鵬,他也會相安無事,所以老子是打心眼里感激這個弟子,師徒倆情同父子。 而天上那些護道的神仙,也以為高鵬本就是天道安排的一環,專門為老子護道的,所以也一直沒發現他有什么問題。 在這五十年中,高鵬跟著老子,認識了孔子、文子、關尹子、鬼谷子等老子的學生。 而他自己,因慢慢的對于大道之學的理解已不在老子之下,甚至他直接剽竊了莊子一生的學術成果,第一個提出“內圣外王”思想,并著下了《南華經》《逍遙游》《齊物論》等著作。 最終,高鵬被人尊稱為“高子”,與老子并稱為“老高”,兩人的道家學說,也被稱為“老高學說”,雖然,高鵬更希望別人叫自己“鵬子”。 因為那時候人們稱呼圣賢,都是在姓或號后面加一個“子”字,沒有在名字后加子字的,他終究沒能逃過這個稱號。 另外,學生跟弟子還是有區別的,他們只是學習了老子的大道之學,卻發展出了屬于自己的學說,只有高鵬是完全繼承老子衣缽,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高鵬跟隨老子三十多年后,馬童與童心相繼離世,魂魄恢復真身,兩人不是別人,正是金靈童子與銀靈童子,也就是之后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 兩人回到天上,與四大天師及托塔天王見禮過后,便同樣在天上等候老君歸位。 老子九十歲之后,向周敬王辭官歸隱,已經七十多歲高齡,同樣成為一個白發蒼蒼,耄耋老人的高鵬要一如既往的跟隨。 老子卻說什么也不同意,高鵬此時是周朝太宰,乃是國之重臣,豈能說走就走?高鵬無奈之下,只好留在了洛邑,而老子則是回到曲仁里繼續完善大道學說。 在路上,老子遇到一頭神異的青牛,又觸動了他的神經,口中喃喃念道:“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說完之后,老子欣然上了主動趴伏下來的青牛背。 十年后,西邊秦國日益強盛,秦王野心勃勃,大有橫掃六合之勢,老子騎上青牛,欲西出函谷關,前往秦地傳播大道之學,希望能讓秦王“無為而治”。 關令尹喜懇求老子,將大道之學編成典籍,流傳于世,老子見尹喜其心甚誠,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老子在函谷關盤桓,尹喜不敢怠慢,派八百里加急,急報周天子。 …… 洛邑,周王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