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回歸社區-《勝訴才是正義》
第(1/3)頁
整個贖罪日有五次不同的祈禱儀式,每次儀式都要吹肖恩夫羊角號,第一次是在齋戒前,最后一次是在第二天日落之前。
贖罪日最重要的祈禱儀式之一是簡化了的古代大祭司進行的贖罪儀式。
在第二圣殿時期,贖罪日儀式只能由大祭司一個人進入圣殿,替全猶太人進行祈禱恕罪,自從尼布甲尼撒攻打猶太王國,拆毀圣殿后,殘余的猶太人才靈活的把進行儀式的權力下放到基層拉比,在熬過50年之后,“巴比倫之囚”重獲自由,從此這套儀式就流傳下來,直到今天。
伊特茲卡·米茲拉西拉比,今天一身白色的長袍,這是贖罪日大典專用禮服,腦袋上的瓜皮小帽和脖子里的祈禱專用圍巾也換成白色。
人群中還有不少虔誠的教徒也穿著白色服裝-象征純潔。
這都挺正常,但讓愛德華無法接受時,有幾個已婚中老年男性,竟然穿著白色的……呃……裹尸布,以示懺表示自己罪孽深重是該被處死的。
仔細一看倒是有點臉熟,十天前猶太新年時,有往火堆里扔寫滿自己罪孽紙片的儀式,當時,這幾位扔的都是筆記本……
米茲拉西拉比手捧《托拉》經卷,全體會眾面對開啟的約柜肅立,誦讀傳統的《柯爾·尼德拉》禱文。
《柯爾·尼德拉》是猶太人在贖罪日祈禱開始時吟唱的一段禱文。
它是一種起誓禱文,不包括任何對上帝的贊美之詞。
猶太人試圖通過對這一禱文的吟唱說明在今后一年內凡是他們在違心、不知情和倉促情況下許下的愿、發出的誓和作出的允諾都該當被視為無效和不算數的,并希望由此得到赦免。
這個宗教儀式的核心含義其實倒是不錯,孔子都說過“要盟也,神不聽”,意思是,被脅迫定下的盟約,神都不管。
但因為歐洲傳統的排猶歷史《柯爾·尼德拉》,就成為那些基督徒攻擊猶太人的一個重要武器:猶太人可以不認任何盟約!所以絕對不要相信他們。
白皮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向來是如此直白。
愛德華一邊聽一邊心里不是滋味,愛麗絲·康尼絲之死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個心魔,時不時的探頭一番,當他忽然警覺后又悄無聲息的消失。
時常如此,雖然不至于影響日常生活,卻總覺得心臟沉重了不少。
接下來大家要一起誦讀《卡迪什》,這是為亡者祈禱的經文。
通常這是由拉比帶領的,有時也可以請德高望重者來擔任領讀。
米茲拉西拉比站在圣壇邊上,咳嗽一聲,:“今天來參加儀式的有一位貴賓,也是我的老朋友,麥克·布魯門先生來為我們領讀,他是個非常忙碌的人,目前擔任合眾國駐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首席談判代表。”
在掌聲中布魯門走上前去,從老拉比手中接過《卡迪什》的小冊子。
他看上午四十多歲,穿著傳統的白色猶太長袍,棕褐色的頭發已經有些發白,神情嚴肅內斂,外貌上最引入著目的是兩個巨大的眼袋,讓他原本威嚴的相貌多了一絲滑稽,但若配上那個標志性的猶太鷹鉤鼻來看,顯然是典型的精英相貌。
“感謝伊特茲卡拉比給我這個機會,這是每個猶太人的榮耀,帶領大家在上帝面前緬懷我們各自的先人和共同的祖先,雖然我擔任公職,為合眾國的利益而戰斗,但今天我和大家一樣是一個普通的猶太人,秉承著兩千年的傳統行事。”
說完帶頭誦讀起來,大家一起跟著,教堂籠罩在莊嚴與悲傷的氛圍中。
現在只是1968年,距離全猶太人的災難才堪堪過去了30年而已。
今天站在教堂中的每個人幾乎都可以說是那場大屠殺的幸存者,幾乎每個人都近親永遠的消失在大屠殺中。
愛德華注意到,自己的母親在誦讀時,眼里含著淚水,顯然她承受著難以抑制的悲痛。
漸漸的,教堂中的抽泣聲逐漸多了起來,先是年老的婦女,之后是年輕姑娘,再往后是年老的男人,最后有幾個青壯年男子也開始悄悄抹眼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蒙城县|
公主岭市|
镇赉县|
环江|
钟山县|
社旗县|
洪江市|
横山县|
贡山|
上蔡县|
突泉县|
宿迁市|
远安县|
迭部县|
正镶白旗|
土默特右旗|
平度市|
乌兰浩特市|
上饶市|
林西县|
蓝田县|
乳山市|
峨边|
休宁县|
迁西县|
澄江县|
襄汾县|
电白县|
沧州市|
胶南市|
高阳县|
剑河县|
阜康市|
滁州市|
蓝田县|
益阳市|
淳安县|
收藏|
汉源县|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