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昏的陽光照射進(jìn)望海樓里,黃金映射陽光,顯得無比瑰麗,變幻不定,皇家尊貴的氣息盡顯無遺。 南華帝國皇宮中被人稱為“黃金宮”的望海樓,樓高二層,內(nèi)部極盡奢華之能事,金碧輝煌。 建造時就花費了10噸黃金,讓人觸目皆金,黃金案桌、黃金柱子、黃金墻面,連門把手、水龍頭、衣帽鉤,甚至一張便條紙,都鍍滿了黃金。 如果說望海樓一期工程重在黃金建筑,那么二期工程則是收藏黃金書籍了,主廳里金色書架擺滿了黃金書籍。 前面有介紹說來自西班牙的瑪格麗特·特蕾莎皇后出嫁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顏常武之前,例牌地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修行短暫修行一段時間,該修道院內(nèi)有大量藏書,最珍貴的一冊為用金紙刻字貼成的金書,重50公斤。 金書是珍貴的,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才一冊,而望海樓內(nèi)的金書則有數(shù)百套(部),且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中。 這些金書主要以國學(xué)書籍為主,有四書五經(jīng)的《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和《尚書》、《周易》、《春秋》、《老子》、《詩經(jīng)》,再有《荀子》、《莊子》、《孫子兵法》、《楚辭》、《韓非子》、《呂氏春秋》、《戰(zhàn)國策》、《淮南子》、《史記》等等,當(dāng)然還有《顏氏新學(xué)》,包括顏常武在經(jīng)濟(jì)、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帝國的建設(shè)等方面所著的書籍,講稿等等,全用黃金金箔制書。 紅毛番的金書制作工藝不行,重達(dá)50公斤,一個人都難以搬得動。 南華皇宮的金書采用了金箔技術(shù),金箔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是以含金量為99.99%的金條為主要原料,利用黃金的高延展性,通過一定的加工工藝,使黃金厚度達(dá)到0.11微米以下的黃金簿片,其色澤金黃,光亮柔軟,輕如鴻毛,薄如蟬翼,輕輕掀動,光華燦爛一片。 用來制書,其尊貴無與倫比! 為了制作這些書籍,南華皇家從大明那里請來了高手匠人,設(shè)立皇家制書局,制作上好金書。 除了自用,還賞賜皇親貴戚,大臣重將,還有一些受皇家禮遇的民間人士,每一本金書都彌足珍貴。 制曰:“金書僅皇家可用!” 望海樓二樓,可以望見永不停息的滔滔海浪,這一帶視野寬敞,大海蔚藍(lán),金霞滿天,海景超美。 近年來,旭日城在不斷地擴(kuò)張中,當(dāng)中不乏填海,滄海變桑田,但在皇宮對出海面,是不會有這種煞風(fēng)景的行為的,以免影響皇家貴人們的心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