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天生在內閣的時候,他背景過硬,能夠有效制約馬士英,他一離開,任何一個閣臣都不能與馬士英相提并論。 既然一個不夠,那就來二個,夏允彝、陳子龍一起進入內閣,能夠有效制約馬士英,避免他獨行獨斷。 他們擁有東南國背景,地位相對超然,即使不能象楊天生那樣制約馬士英,也有一定的。 并且周六一到東南國內閣任職是很有好處,這是朝廷要大用他的表現,等他從東南國鍍金歸來,說不定會更上一個臺階。 因此《參考消息》上展示有他的履歷:他是崇禎元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高密縣縣令,在松江知府任上搶險救災得力,其實這鳥人就是勾結了當時東南府,把流民中的青壯賣給東南府當移民,東南府回贈糧食---大明天災,其它的地方都沒有糧食,因此周六一搞到糧食,賑濟災民有功而擢為南直隸布政使司,之后升任蘇州巡撫,再就是擔任了兵部侍郎、工部尚書,之后入閣。 《參考消息》上的內容豐富翔實,登載了周六一理政處事的經歷,滿足了一眾吃瓜群眾的八卦心理,在禮部值部的人員們一邊喝茶,一邊拿著報紙在津津有味地看! 不僅是他們這些小人物在看《參考消息》也不例外,這不,在往天津的海船上,楊天生在饒有興趣地看著《參考消息》上登載著記者采訪楊天生的報道。 “楊天生,泉州晉江人,家族豪富,卻不為財富所攏,自小刻苦練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擅長雙刀,有萬夫不當之勇,他不甘于平淡,十五歲就參加了到日本的遠航,積極從事與日本的遠洋貿易,二十歲就掙到了他的第一條海船,他廣結豪杰,仗義疏財,遐邇聞名,與開臺王顏思齊(就是顏常武的便宜父親)相契,結為異姓兄弟,楊天生很講義氣,不懼強敵,力助今上登位……” 這時艙外有一人進來,楊天生大嚷道:“石巢翁,你看報紙上把我這個大海賊寫成了一朵花,說我二十歲就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積極從事與日本的遠洋貿易,就不知道那個記者知道不知道我是靠洗劫他人得來的船呢?哈哈哈!” “他當然知道!中國人都知道這個海賊頭是怎么發家的,不過你現在手里拿著尚方寶劍,他當然得把你給洗白了!”說話的竟是阮大鋮,他作為副使,與楊天生一起對俄國人的談判。 阮大鋮的一個副業是戲劇家,能編能唱,他聲音洪亮地道:“《參考消息》僅供參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