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堵胤錫為人剛正,由他主持法紀,正是朝廷的態(tài)度,要大力整肅吏治了! 所以《參考消息》上進行了連串的分析,就楊天生與俄國斯人談判進行前景描述,并評論堵胤錫以次輔身份掌都察院院事,可見朝廷對吏治的重視,所以正告一些家伙,悠著點! 內閣人事變動不小,閣老周六一與東南國內閣的夏允彝進行交換,周六一到東南國內閣任職,夏允彝在大明內閣任職,并且走了一個楊天生,再調進一個陳子龍。 夏允彝、陳子龍任職大明內閣都無問題,他們都是大明的進士,過檔到東南國當官,逐步升遷到東南國內閣要員,堪稱稱職。 首輔權重,地位凌駕于諸閣臣之上,已經等于以前的宰相! 朱重八建立大明朝,起初用中書宰相來幫助處理政務,但后來發(fā)現宰相權勢太大,易成權臣,為了保住他朱家天下萬年,他廢除了宰相一職,提升六部尚書的地位讓他們來一起干活。 可是六部尚書彼此之間是一團散沙,根本不能協同處理國家大事,經常在一起扯皮。 那時問題不大,朱重八同志的戰(zhàn)斗狀態(tài)奇佳,能夠有效地控制住六部尚書要他們干什么就干什么。 到得朱老四時期,是位坐不住的主兒,他是馬上天子,經常在外打仗。 所以宰相一職萬萬不能重建,否則朱老四一出外,宰相就造反。 因此他建立內閣制度,以內閣來協助處理政務,內閣閣員基本上是大學士,大學士的官品其實不是很高,才五品。 以小制大,讓他們去處理六部上呈的事務,現用科道制度把內閣和六部統統一起控制起來。 所以皇帝不是吃素的,建立了有效的制度。 只是到了皇朝后期樓歪了,科道官員權力脫軌,離譜地把內閣都可以弄沒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