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遠處道路上塞滿了土耳其騎兵,浩蕩如一條黑色的長河在向他涌來!
數目不知道有多少,自己這三百多人如果沒有營壘保護,都不夠他們塞牙縫的。
和許多人一樣,普特諾克百思不得其解,不由想到:“不是說土耳其人撤退了嗎?為什么他們還有這么多的軍隊?”
后來,歐洲人才知道,土耳其的主力部隊確定撤退了,留下來的部隊采取一人三馬的方式進行快機動,同時不斷地改變旗號,給了歐洲人一個錯覺,好象土耳其人到處都有,實際上相隔百里地擊潰不同歐洲人的土耳其部隊就是同一支。
一時間普特諾克有點恍惚,此時有人撲到他身邊,正是親兵伯坎南,小伙子著急地問道:“大人,您的命令?!”
普特諾克往回頭往下一看,營壘內鬧哄哄一片都是人,喊叫聲四起,叫著嚷著,顯得有點混亂。
“讓各個軍官整隊,登墻,到達各自指定的位置去,準備戰斗!”普特諾克沉聲道。
伯坎南飛快地沿著營墻跑起來,一路招呼過去,于是一支接一支的小隊登上了墻頭,伏在墻垛上往外望。
他們的燧槍盡數上膛,隨時可以擊。
東西方的交流溝通在大航海時代日益頻繁,軍隊也深受影響。
長期以來,由于科技不過關,西方軍隊一直使用火繩槍,雖說效率低,但比他們坑爹的燧槍更好用。
燧槍傳到東方后,被華人揚光大,他們改進了燧槍,讓它變得可靠,之后大量裝備。
歐洲工匠們得到了華人燧槍實槍后,他們可是鼻祖,技術難題迎刃而解,于是歐洲軍隊也廣泛裝備了燧槍。
墻下則有近百人的預備隊在排隊,他們都準備好了兵器,戴好頭盔,必要時上墻助戰。
營壘不大,每面五十人,總人數不過三百,而敵人出動的騎兵有三千?五千?甚至更多?
奧地利人畏懼敵人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戰斗之心!
“為基督而戰,消滅異教徒!”正是奧地利人的堅定信念。
堅固的營防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就算是死,也要讓那些異教徒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灌阳县|
景德镇市|
彩票|
乐昌市|
社会|
南宁市|
根河市|
惠安县|
湛江市|
贺兰县|
湘潭县|
柯坪县|
黎城县|
东平县|
巴南区|
广平县|
高邑县|
凤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玉山县|
涟水县|
阜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苏尼特右旗|
融水|
扶绥县|
北海市|
镇赉县|
张家川|
蓬溪县|
天门市|
常山县|
南皮县|
咸宁市|
弋阳县|
华池县|
梅州市|
洞头县|
望城县|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