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匈牙利維斯普雷城外,奧地利軍營。 這里駐扎有三百人的部隊,歸由年輕的騎士普特諾克統(tǒng)領(lǐng),他乃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個遠房親戚,參加打過了幾次戰(zhàn)斗,然后提撥起來,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騎士。 他這支部隊屬于奧地利費迪南大公所指揮的大軍,前出擔(dān)負(fù)起預(yù)警的作用。 奧地利人截獲了土耳其人撤退的消息,但奧地利軍隊的動作很慢,而且也相當(dāng)?shù)刂?jǐn)慎,走走停停,走時如臨大敵,停時必修營壘,確保萬無一失。 以致于費迪南大公被人“美譽”為他的用兵之道就象他的年齡……費迪南大公的年齡很大,他打仗善守不善攻,雖無大功,亦無大過,四平八穩(wěn)。 現(xiàn)在普特諾克正帶著手下的一班兄弟們做建筑工,使用鐵鍬釘耙去挖溝,用石頭去筑墻,雖是位騎士,但他年輕有干勁,領(lǐng)著兄弟們一起干。 封建社會等級深嚴(yán),不過普特諾克是追隨著費迪南大公從親兵干起來,而費迪南大公要求他們必須從小事做起,所以普特諾克做建筑工一點不含糊。 “把溝挖得深一些,讓敵人的馬匹過不來!”普特諾克拿著鐵鍬招呼道,他身上臟兮兮的。 “好咧,大人!”士兵們應(yīng)和道,同樣身上到處是泥巴。 他們穿著干凈整潔的衣甲過來,一開始就是干苦力修各種工事,盔甲當(dāng)然不穿,身上的衣服很快變得又臟又破。 每天都干活,大伙兒都快忘記自己是來打仗的還是來干苦力的。 不過成績雯然,他們的軍營深溝厚壘,據(jù)高臨下的防守,還有深深的壕溝,以及壕溝左右的拒馬槍-他們一有時間就做,環(huán)營壘一周,讓人頗具信心。 軍營一排排的帳蓬整齊齊,搭起的幾間平房是倉庫和伙房,挖有水井,還有廁所與衛(wèi)生間,秩序井然,干凈整潔,令人看起來是賞心悅目。 如果去過東南軍的軍營,就會現(xiàn)有共通之處,事實上,東西方的交流十分順暢,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情形。 檢查了防務(wù),士兵們一絲不茍,他們使用望遠鏡觀察四周,注意警戒。 普特諾克舒展了一下上身,眺望遠處。 軍營所在的就是路邊,視野很好,一望無際的原野,冬季將臨,樹木掉葉,一片蕭殺的氣氛,他看到荒原中村落的房屋,裊裊炊煙,似乎很平靜的樣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