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需要大篇的理論,不用去下了臉皮去乞求,公平交換,就有收獲。 表面上看來,東南國為此付出的代價不少,但實際上徹底地消除了土耳其人在埃及的影響力。 要知道,土耳其人攻略非洲,離不開埃及尤其是開羅的支持,一旦開羅民心變了,土耳其想要恢復在非洲的統治將成為鏡花水月。 把開羅民眾押上了華人的戰車,他們也下不來了! 接下來就是瘋狂的工作,市政委員會的官員們出動,驗證之前登記好的土地樓房資產,重新登記造冊,請屋主簽名畫押,然后制作證書。 民眾們將他們的財產打包,官員們則將他們編組,普通民眾每一百戶設置一個組頭,由市政委員會派出人手,管理相關遷移的事務,他要負責民眾的吃喝撒拉,簽訂了責任書,把越多的人帶到馬薩瓦,就有獎勵,否則就得懲罰! 給出的獎懲有明細規定,比如每一戶按一個銀元的人頭費來算,一百戶就是一百銀元,這價碼真的不低,而且還有獎勵,要是一百戶民眾都順利到達,則有五十銀元的提成! 反之,則進行相應的扣除,死亡一戶人口的數目就倒十個銀元,死得太多的人則扣錢越多,如此確保組頭們認真工作,不得懈怠。 對于富人們,市政委員會貼心地給出了“VIP”待遇,他們可以專車、專船,待遇舒服,當然要給點小錢錢。 別人帶走的東西是有重量控制的---民眾手里有用的東西,比方說糧食、牲畜,東南軍全部按市價買下來,如此民眾可以輕裝上陣。 富人們則能夠帶走更多的東西,民眾許多人擠在一節車廂里,就象擠在罐頭里的肉一般,富人們的車廂則寬大更舒服,出發時間都是白天,隨到隨走,到達蘇伊士城,食用更好,坐的船的艙位離甲板最近的,有超級VIP的更是甲板上的艙位。 當時的人分等,大家也很理解,也沒多少怨言。 出發的時候,在標有“開羅”字樣的車站上,每人手持一張硬卡片,上面有登記信息,表明他們的身份,另一份則是市政委員會存檔拿走。 每人檢票后,每戶都發了一個挎包和按人發一個水壺,包包表面印有東南國的印記,包里則裝有幾包壓縮餅干,牛肉干,紙張、手巾、小包茶磚、鹽、白糖和糖果,有份量,尤其是餅干很重,水壺則是給大家裝水喝,臨行前打滿了水,組頭告誡大家在沒到供水點之前,要控制喝水量。 幾萬戶人就是幾萬份,家里多人口的給多一些,不要小看這些東西,在當時表現出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僅這十二萬個水壺,當地駐軍說送就送了,讓人震驚于華人的經濟實力! 如此就等于送了大家一個水壺,有許多人家都不一定有這金屬玩意兒,多是皮袋裝水,但皮袋的水會在高溫下變質, 鹽、糖果與茶葉,都不是便宜貨,沒有普及,哪怕是茶磚,在中國之外也不多見,東南國產的鹽與白糖細白,是世界上最好的品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