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錯,這船貨是他的。 制造神像的“工業(yè)”,大規(guī)模的供應市場,正是阿爾卡德先生家族業(yè)務,已經(jīng)三代人了,他是全印度最大的神像制造商。 至于那個運貨到土耳其法澳港城的印度人“貨主”,不過是他的代理人,畢竟是賣印度神像嘛,得由印度人來做廣告。 在印度,神像制造出來,不愁沒銷路,印度人寧愿不吃不喝,也要供奉神像,而且他們泛信,印度有三億神靈! 信這個不信那個會得罪神靈的,許多人都供奉多個神像,廟里更是神像濟濟一堂,很是壯觀。 阿爾卡德先生來到市政廳,那是一幢新建的雙層樓房,呈個回字,中間有很大的天井,種了植物,還有小橋流水和亭子。 樓房是歐式建筑,天井里的建筑則是中式結構,可謂是中西合璧。 市政廳是新建的,前面有很大的廣場,升了東南國的國旗,高高飄揚,每周一,風雨無阻地,必定舉行升旗儀式。 阿爾卡德先生每次來到市政廳,都不由地感慨,華人真是干實事的民族,也能說到做到。 市政廳花了不多的時間,就建好了,華人說干就干的! 當時還說是太大,如今看來,恰恰好。 不斷增長的經(jīng)濟讓市政廳辦公人員不斷地增多,尤其是近年來風聲起來,果阿作為印度最發(fā)達的地區(qū),承擔的事務更為繁瑣。 進入市政廳里,里面人多是西洋人,但大伙兒說的都是華語。 東南國所有政府辦公室,一概使用華語作為辦公語言,所有的文官、辦事員在上任前,都必須華語過關,否則官也沒得做。 華語很難學,為了給果阿官員普及華語,專門開了培訓班,集中式教學,學不會不能畢業(yè),一期期地學下去。 東南國領袖顏常武,太知道書同文的重要性,其它的不說,先用衙門開始,再抓小學生,久而久之,那些人就成了白皮黃心的雞蛋人了。 華人說到做到,還真沒廢黜果阿人在市政廳的存在,官員以果阿人居多,不僅如此,一些果阿人還被外派為官。 阿爾卡德先生熟門熟路地來到一樓的經(jīng)濟貿(mào)易辦公室,與里面的人熟絡地打起招呼來! 聽說是經(jīng)濟糾紛大案的投訴,兩個文官,一個是華人叫做郭天嘯的,另一個是果阿人,叫做菲德爾的,一起接待他。 文官們都穿著東南國制式中山裝,彬彬有禮,不因對方是民間人士而輕視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