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國家巡視應該由領袖顏常武進行,他說話更有力,一言九鼎!只是他實在忙碌,已無法北巡以正視聽,只好由堵胤錫來完成了。 不管怎么樣,官場風氣改動是必須的。 晚明時代,商品經濟發達,政治高壓,人欲橫流。士大夫一方面詩詞歌賦往來,看似蕭散、疏遠、清遠、淡放,其實一肚子的勢利、浮躁、競取和焦慮。 數十年仕宦浮沉,這些人變得十分世故,而縱欲享樂的積習又使得原本清晰的道德感和君臣大義在生死面前變得蒼白甚至可笑。文人士大夫危急關頭的卑俗和狡詐讓人瞠目結舌,就連販夫走卒在某些時刻都會比他們高尚得多,甚至秦淮河上的婊子們都強過那些文人! 高尚莊嚴變成佻薄無恥,豪氣凌人變成臣妾意態,悲愴豪放變成奴顏婢膝,壯士情懷變成鷹犬效力。 “歲寒,乃知松柏之后凋!”朝代更迭、出生入死之際,雖不乏拋擲頭顱為一笑的書生豪氣,但人們更多見到的是明代士人的“中年世故”和混亂年代的詭譎奸詐。觀其結果,一場空忙! 官員們的不作為,也讓大明航船沉淪,幾至滅國! 唯有顏常武雄起,力挽狂瀾,硬生生地把一個老大帝國的航行改變。 他在軍事上的勝利,使得軍人更加信服他的統治,為他掌控國打下基礎。 鱷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 在那次直取北京的戰役中,靠的不只是運氣和武力,還有顏常武的無畏之心,杰出的領導才能! 這充分的體現了顏常武的杰出領軍才能,他的智慧,他的用兵如神,他的良好的品德,長遠的眼光都為以后他對明朝的統治埋下伏筆。讓士兵們,百姓們看到了他的本事,信服與他的領導。 打下了統治的根基后,他制訂“實干興邦,空談誤國”的訓示也被官員們奉為圭臬,認真執行,從而明帝國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 堵胤錫的巡視確實辛苦,他沒有興師動眾,除了由三百軍隊護送之外,隨行人員不超過百人,每到一省,由省副職到省界相迎,各地方官員不得出境迎接。 那時期可沒有現代化的發達,有時住宿在荒山野嶺中,扎了帳蓬就住下,粗茶淡飯,堵胤錫甘之如飴,作風過硬,以致于報社記者專門寫了一篇報道。 交通不發達,堵胤錫每到一地,都指示必須修路,開玩笑說本官的骨架都給顛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