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官員們掀起了修路熱潮,然后無師自通地收起了過路費----中國特色無處不在啊。 這樣走走看看,走走停停,足足五個月后堵胤錫到達了關外沈陽,正趕上新一批移民有一萬人到來,官員們請堵胤錫為民眾講話,堵胤錫不僅為民眾講話鼓勁,還跟隨民眾,進抵長春以北松花江地區,這是漢民族實際管轄的最北方! 長春地區甚至沒有起名,在明朝版圖上稱為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前明時期只是遙領,并無實管。 而堵胤錫親臨現場,是由軍隊開路,民眾相隨,到達松花江邊開拓。 這片廣大的地區有綿延蔥綠的山脈和廣袤的平原,一下子把大家給吸引住了。 這里適合建農場! “在這里創建個農場的話,你說該打多少糧啊……”身穿一身工人服裝的堵胤錫感慨無限。 他沒穿他的官服,而是穿上工人裝與民眾準備一起干活! 六月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趟沼澤、穿荊棘,在當地獵人的引領下,來到一條小河旁的崗地上停下來。望著近處風光無限的山巒、腳下的清清河水和黑黝黝的土地,這位大明要員禁不住喊到“好極了,這可是個大糧倉啊!你們看,東靠原始森林,西邊是平原望不到邊,有山有水,就在這兒建個點兒。” 于是,就在這里奠定了一座城市的基礎,人們把她稱為“雄曉!” 雄曉城的建設是艱苦的,人們排干沼澤,開墾荒原,平整土地,開辟道路,修建房屋,然后耕耘出農田,興建水利……千頭萬緒,唯有一個字:干! 堵胤錫親自拿起鋤頭,與移民們一起干活! 白天他體力勞動,有什么就干什么,什么需要就干什么。 干得腰酸背痛,滿手起水泡! 到了晚上,他又執筆向朝廷寫報告,寫明拓荒的經過、遇到的困難和如何解決困難,發展生產! 拓荒是艱苦而單調的,人們以為這位大官只是作秀,但真沒想到,他在那里整整呆了三個月,吃住與大家一起,干活和大家一道,絕不含糊! 他這樣的大官都是如此了,以身作則,其他的官員還能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