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種地也可發財-《明末之興漢》
第(3/3)頁
好在崔永建還是有理想的人,換成其他清高的文人,早就大批魯若麟亂施政,撂挑子不干了。
崔永建在這樣密集的工作中成長的飛快,他感覺自己的能力比起在朝廷做官時有了大大的提升,處理起事情來也更加得心應手,這種成就感令他迷醉,也許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在魯若麟為人才頭痛的時候,松江的賀晚霞說服了輕語樓的鄧媽媽。
在賀晚霞的口中,白翎島簡直就是她們這些青樓女子的最好歸宿,說是世外桃源也不為過。鄧媽媽相信賀晚霞不會騙自己,認可了魯若麟的承諾,給了這些可憐女子新的人生。然后通過自己的人脈在松江和江南四處收集贖買識字的、被淘汰的青樓女子。
通過不懈的努力,賀晚霞贖買了接近一百名合乎要求的女子,把松江府左近的資源收羅一空。經過在松江府駐地的調養,這些人終于滿足了可以出海的條件。
收到消息的魯若麟不敢怠慢,這些人才對他相當重要,在無法招納文人士子的情況下,這些人是他壯大基礎的重要本錢,容不得半點閃失。
所以這次魯若麟要親自前往松江府運送人員,并嘗試招收工匠、落魄文人和流民孤兒。特別是要吸納女子,白翎島性別比例嚴重失調,青壯多而女子少,島上又禁止開設青樓,時間長了會引發社會問題,盡快促成島民組建家庭就成了當務之急。
魯若麟為了人口增長已經在多方面想辦法,除了在山東偷偷轉運流民,魯若麟還派了船只在遼東半島的島嶼上搜索明軍殘余的軍民。
隨著毛文龍被誅,孔有德叛亂投金,皮島等諸多島嶼上的遼民被明朝拋棄,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處境非常堪憂。
魯若麟也沒敢大張旗鼓的去招人,只能偷偷的說服那些活不下去的遼民去白翎島求生。對于還對明朝抱有幻想,堅持抗金的官兵們,在自己沒有實力壓服他們的情況下魯若麟是不敢輕易招惹的。喧賓奪主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只有當自己的統治穩固了,才會吸納這些成建制的遼東殘兵。
即使有選擇性的招人,陸陸續續也從一些島嶼上運回了大幾千老弱婦孺,保住了這些人性命的同時也減輕了各個島上的負擔。其實有些官兵也知道魯若麟的船在運人,但是大家處境如此艱難,早點送走也許是條出路,所以這些人其實是官兵們自發組織起來讓運走的,只是大家沒有說破罷了。
當然那些前期上島的人帶回來的現身說法,證實了白翎島的生活穩定安全也起到了很大的原因。
對于這些明軍將士,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使得他們在島上堅持抗金,魯若麟都只能表示欽佩,但是也愛莫能助,只能幫助他們接收老幼家眷解除后顧之憂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