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和平過渡。才能用同一個態度對待思維的轉變。 跟李承乾說這些,是楊皓的一次嘗試。 他想試探李世民對維護天圓地方說的決心。 如果李世民為了維持君權神授,而絕對反感他的說法的話。他就繼續茍著。 以后該怎么著就怎么著。 只要李世民有那么一點傾向。 就憑李承乾那句“信他”,他也要試著做點什么。 不過,他也知道,想要讓李世民接受“客觀看待事物”的好處,還需要有足夠的“利”才行。 大餅,必須畫一個。 他看李承乾懵圈了,還滿頭冒汗了。 擔心他進了牛角尖,楊皓拿出一把銅錢擲在案上。 嘩啦啦的響聲讓李承乾回過神來:“六郎,這又是何意?” 楊皓說:“乾小郎君,你看這錢。在你心中,這銅錢象征什么?是財富還是什么?” 李承乾不明起意,猶豫說:“君子不言利。且錢不過浮財,怎么能與財富相提并論?” 楊皓笑說:“不對,錢就是財富象征。因為錢是一種被我們定義財富的特殊貨物。先師稱之為貨幣。” “貨幣?”這是李承乾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因為,錢它有貨物的特性。 “又因為它是上層建筑制作出來的,并且被人為賦予了價值的貨物,并且規定它了的價值,并人為賦予可以與其它任何商品進行交換的功能。這樣的貨物,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貨幣。 “貨幣取代了以往的易物換物交易——事實上,使用錢買東西,也是易物換物的一種特殊形式。 “譬如說,如今朝廷規定了絹的價值,并使之與開元通寶一同流通,并且規定了銅錢與絹的相對穩定的價格比。它們都可以購買其它任何貨物。 “所以,絹其實也成了大唐的貨幣。這是朝廷根據市場確定的,而百姓遵從的原則。” 他頓了頓,問:“皓這樣說,你可能聽明白?” “能聽明白。聽六郎這么一說。貨幣這詞,確實恰當。” 楊皓笑說:“你看,當你用主觀的角度看待銅錢,就會認為錢只是浮財。 “而用客觀的角度分析,我們卻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錢就不是浮財。而是一種工具,一種專門創造出來,用以創造財富的工具。” 創造財富? 李承乾不明白了。就算是創造財富也應當是人創造的。 錢怎么創造? 難道是商賈那種“錢生錢”的理論? 六郎不該是那般市儈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