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綏靖-《戰國野心家》
第(3/3)頁
“若其得宋,若將來有事,可以直入大梁、南下陳蔡,旋入南陽,楚國危矣?!?
王子良夫嘆息道:“我也正是這個意思。可那些支持綏靖之策的游士卻有言辭之利?!?
“說是各國徐弱,五年前大戰之后尚未恢復,難以再支撐一場大戰。”
“無論勝敗,都會使得各國損失慘重,到時候國內的事情就更加難辦?!?
“尤其是墨家的學說極為容易蠱惑賤民,交戰之中若是被俘者眾,歸國之后必成大患。”
“各國國內紛紛不定,不如先讓出宋國,綏靖求安,以維系各國均衡,又可以繼續變法以圖強?!?
“又說什么法不變、國不強。國強,才可再戰。綏靖之策,可以緩和國內紛亂,又能繼續變革,十余年后,各國已經變法完成,又何懼泗上?”
這些支持綏靖政策的游士,正是站在楚王這邊來考慮事情的,和貴族考慮的方向完全不同,所以這些策略更容易被楚王所接受。
有些話王子良夫不需要說的太清楚。
晉楚爭霸百年,如今都已近無法維系霸權,五年前齊國一戰都讓各國看到了泗上的可怖之處,更明白這場戰爭最好不要打。
打仗要死人。
死人多了,國內就要出亂子。
本身王權、貴族之間的爭斗已經相當激烈了,這時候若是再有一場大敗,恐怕國內那些被蠱惑的民眾和工商業者也會參與起來謀求自己的利益,到時候諸侯國都要大亂。
魏楚都已經無法維系霸權,五年前陳蔡之戰只不過是幾十年前魏楚之爭的延續。
爭到最后,楚國要回了榆關、收復了陳蔡、殺掉了有宣稱權的王子定,然而卻丟了大梁、喪失了對宋國的附庸、丟掉了對鄭國的控制。
魏國也沒贏,爭到最后,得了大梁,眼看著韓國吞并了部分鄭國的土地做大、趙國背盟和魏國翻臉、中山國獨立復國、秦國變法虎視西河。
雙方爭到最后,夾縫中的墨家卻得了泗上,毀了齊國,拿下了淮北,自下而上地影響到了宋國迫使宋國中立……
魏楚都無力再戰。
贏了還好。
萬一輸了,王權就要出大問題,整個國內的各種矛盾都要爆發出來。
農夫、工商業者、貴族、士人、王權、封君……這些此時已經風起云涌的爭執,會伴隨著一場大失敗導致諸多不可預料的后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