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零八章 偽滕文公章句(中)-《戰國野心家》


    第(3/3)頁

    適先試試水,試試許析的理論水平,這是個很明顯的邏輯陷阱,雙方比對的基礎完全不同。

    如果許析對此提出了這兩邊情況不一樣,不能對比之類的道理,適就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辯了。

    同樣,如果許析同意適的說法,但是在同意的基礎上,找一些別的理由,適也同樣知道該怎么辯下去。

    許析對此沒有異議。

    “我看了泗上的村社,也有規模數百的,確實比起我們在楚國要富庶的多。但泗上的富庶,源于宋、楚、越的貧困,我們現在說的是利天下。如果您認為泗上就是天下,而宋楚越不屬于天下,那么我和您就沒有辦法辯論下去了。”

    適心中暗笑,調整了一下策略。

    臉上卻極為嚴肅。

    這是原則問題。

    許析剛說完,適立刻搖頭道:“宋楚越,乃至大禹所定的九州、肅慎、朝鮮,至于神山昆侖,北海蒼梧,那都是天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是不可分割的,也是墨家利天下中天下的含義。泗上是天下的一部分,而且也只是一部分,這一點從未改變。”

    “我想問的是,同樣是勞作,為什么泗上的農夫富庶?換而言之,您在楚國聚眾耕作,不繳納賦稅,比起楚國的那些農夫生活的要好,根源是你們農家的道義正確?還是因為你們不繳納賦稅、不出勞役、不從軍役、不耕公田呢?”

    “而泗上的村社要繳納賦稅、要參與服役、要組織水利,為什么還要比你們村社更加富庶呢?”

    許析等人聚眾大澤,共耕勞作,農夫的生活比起逃亡之前要好,適再問一個關鍵問題:這個過得更好的原因,是因為解除了封建的勞役地租?還是因為你們的道義指導下你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了?

    許析現在對于農夫困苦的根源,還處在一種感性的認識當中。

    他看到了貴族的橫征暴斂,看到了商人肆意提價,看到了農夫不斷破產逃亡。

    然后用自己的所有家產,支撐起一個賢人領銜的仁義之土,市賈不二價、分工之下用十足的勞動換取十足的商品,誰也不坑誰、誰也不吃虧,一樣誰也沒法完成最開始的原始積累。

    但是因為他和貴族的關系,是貴族把這塊土地送給他的,不需要繳納賦稅、不需要服勞役、不需要承受勞役地租。

    由此,他用最基礎的感性,看到了農家管轄的這千余人,日子過得比起原本逃亡之前強得多。

    于是感性地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道義的緣故,只要能夠做到賢者與民并耕、市賈不二價、壓制工商業原始積累、維護小農利益,那么天下即可大治。

    適則是直接用一個詭辯詢問許析,為啥泗上的村社沒有按你們的去搞,反而比你們要富庶呢?

    這又是個兩重陷阱。

    如果鄧析說,這是因為你們泗上用的農具先進,適就得反問為啥你們也搞了這么多年,怎么就沒有這么多先進的農具?僅僅是因為墨家和公輸班弟子都是諸夏兩個機械圣手的弟子?還是別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如果鄧析說,確實是有不繳納封建勞役地租、不服役從軍、不出勞役的因素,那么這個問題的主動權就被適引到了自己的手中。

    適根本不準備說服農家使之完全消亡,而是要在大前提之下和農家結盟,有些墨家暫時不方便干的事由農家去做……

    他在避開工商業用剪刀差剝削農夫是不是“不公平”的問題,這個十張嘴也辨不清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