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游士之沛救世端(五)-《戰國野心家》
第(3/3)頁
蘆花的醫術,若以此時論,說高不高,說低不低,跟適學了一些道理與急救包扎,有些道理是此時的人所不知曉的,可謂很高。
但真正的醫術和經驗,莫說是比長桑君,便是此時剛剛成年的秦緩也相差甚遠。
這些年她也算是被趕鴨子上架,到處詢問一些鄉間的治病草藥,積累起來編纂成冊,以此教授其余男女,所能治療的疾病并不多,但卻不能說無用,至少在一些推廣不喝生水、夏日防暑防疫、簡單的傷風的方面是有效果的。
墨家靠著這些簡單的醫術,來聚攏眾人,近滕鄉最早開展工作的也都是靠著“施符水”這樣的救人手段開展的。
長桑君剛才小試牛刀,蘆花自然知曉眼前這人必是醫者,急忙請教。
不想對方詰問于她,她卻不再是數年前的山野村姑,而是跟隨墨家眾人闖蕩多年,氣質大為不同。
見對方詢問,知對方本事,便小意回道:“我墨家醫術不高,但卻也能治療一些小病。適曾言,有總比無強,難道不是這樣的道理嗎?”
長桑君少見這樣的山野女子,聽她一問,片刻點頭面露微笑道:“是這樣的道理。我醫術雖高,可也多在大城巨邑,少去鄉間。有,卻是比無有要強。你的醫術,又是跟隨誰學習的呢?”
蘆花便指了指自己記錄下各種藥草的小冊子,將適所說的總結之法大致說了一遍。
看得出,這本小冊子非是一人所編,里面的內容密密麻麻,顯然是積累許久。
長桑君隨意打開一頁,只見上面畫著一些草葉的模樣,下面寫著一些字,他認得不多,卻也看出是用極為繁瑣的文字記述這些草都長在什么地方。
蘆花知道此人既來沛邑,又是醫者,必也與墨家心意相通,急忙說道:“適說,等將來沛邑的人識字得多,這本草藥集也編寫的多了,便可以如同學堂一般傳授許多人。”
“縱然有誤,縱然有些病治不好,縱然有些人都不能算得為醫者,可是至少也比沒有要強。散播四地鄉野,總能多救治一些人。”
三個縱然,自然不是蘆花自己想到的,而是平日聽多了這樣的道理,用的時候語從心出,根深蒂固。
長桑君也為這三個縱然所感嘆,將那本書冊放下,正色道:“這樣的道理,是我之前所不曾想過的。小病亦可致命,小痛亦能殘疾,天下人太多,我這樣的醫者卻少。”
“你們墨家此次便邀天下有識游士,精通農工醫商之人匯聚沛邑,難道為的就是這樣的想法嗎?”
蘆花想到不久前墨家的一些宣傳,點頭道:“于醫一途,正是這樣的。”
“適曾說,如今天下群豪,醫中豪者為長桑君。草帛未出之前,師徒傳承以一傳一,其弟子或可得長桑君真傳,可終究一人之力難救天下。”
“若長桑君這樣的醫者能夠來到沛邑,將其所知藥物寫下記錄在草帛之上,便傳于識字之人。縱然學會的人,可能及不上半個長桑君,但勝在數量多。”
“長桑君走入草帛,傳于萬人,所能救下的人,必然是多與長桑君的。其余農、工之類,也是如此。”
“天下太大,不是靠幾個豪俠無雙之人,就能救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