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游士之沛救世端(五)-《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不管是“公所”還是“政之府”,這都是有些古怪的叫法。
對當地民眾來說并無區別,他們不需要體會其中的意思,只需要知道大家都這么稱呼即可。
叫的人多了,叫的久了,自然也就成了每個人都知道的東西。
于長桑君而言,這些名目就有些不同的意味。
他并不知道這只是適從后世抄來的名字,所以他便從這個時代解讀出了許多傳統的味道。
聽到人說鄉公所三字,長桑君心道:“我曾聽聞墨子談尚賢之世,要舉公義而辟私怨。公之一字,必取自此。”
“所,處也。嘗讀鄭伯克段于鄢,談及姜氏曾言:姜氏無厭,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這里的鄉公所,也是為民眾早為之所,聚集公義而辟私怨之地。況且民眾無厭,鄉公所以磚石而建,必使民眾心中欲念如藤蔓滋生,欲置土坯茅草。墨家功利,這名字取得極好。”
他博學多聞,自然不是那些不曾讀過《左傳》之類的人,每個適從后世抄襲來的詞匯,他都能從《詩》《傳》等中找出根由,越想竟越合情。
政府二字,更不要提,不消他,便是弟子秦緩也能體會到其中的九州滋味。
與他同行的年輕人,一路上雖不知長桑君身份,卻見其博聞多智,又游走四方,西秦東齊竟都去過,這于此時已可算作驚人。
或有人好奇,詢問說:“長者年邁,又步履九州。我聽聞適加入墨家之前的兩位夫子,也曾游歷九州,難道長者沒有見過嗎?”
這是市井間最為難解的一個傳聞,長桑君亦有耳聞,心中早已好奇。
他走南闖北,四處行醫,多與世間風云人物相交,卻還真的沒有聽說過那所謂唐漢與賽先生二人。
面對好奇,他只道:“那二人如龍,我不曾見,若得見,我必拜二人為師。”
眾人一路聽他說的許多見聞,知其本事,不想這樣人物也對那二人心折,更是贊嘆,或有遺憾。
一行人邊說著,邊沿著一條踩踏出來的、鋪滿了碎石和砂泥的小路來到了近滕鄉最為熱鬧之處。
秦緩初見,便忍不住贊道:“食肆商所言不虛,這里熙攘如有蜂群,不需打聽,也知道哪里就是。”
一排嶄新的紅磚瓦的房屋聳立在街市的中央,長約十余丈,間隔出許多小屋。
上面的瓦片鋪設的整齊,即便有雨也會沿著瓦溝滑落,并不會滲水。
其下是一片平整的青石路,隱隱可見瓦檐雨滴下墜給下面青石縫隙間的黃沙留下的傷痕。
旁邊立一木板,上書八字,正是“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用的是墨家內部通用的文字,繩鋸木水石,皆是常用之字,秦緩讀書也曾學過,因而認得。
初見這八字,頓覺清奇,雖不如青出于藍驚人,卻也是難得佳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双江|
茌平县|
乐安县|
平定县|
吴桥县|
巧家县|
象山县|
深水埗区|
曲靖市|
五河县|
綦江县|
顺义区|
调兵山市|
南川市|
罗平县|
六盘水市|
乌兰浩特市|
麦盖提县|
临安市|
石狮市|
新田县|
苍溪县|
汉阴县|
灵武市|
巴里|
南雄市|
英吉沙县|
海宁市|
石景山区|
读书|
项城市|
神农架林区|
宜宾市|
宁海县|
柯坪县|
昂仁县|
贵港市|
鄂托克前旗|
丰台区|
娄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