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魏擊聞言,低頭認錯,退后一步。 魏斯又問道:“這火藥,又是何物?如其所言,守城兵卒可以于城墻之上投擲而下,若有三萬人手持此物,便有十萬人不能破城。” 他轉頭面向在一旁不語的段干木道:“先生與墨家禽滑厘為友,難道他們的才能,真的已經可以參悟天志了嗎?” 段干木起身拜道:“君上,世人皆知,我與田子方、禽滑厘三人為友,皆學于儒。禽滑厘之賢,勝于我?!? “而他學成之后,覺得并不能解天下紛爭,于是孤身侍墨翟,三年不語,以作僮仆奴隸之事。三年后墨翟邀其登泰山,考察其心性,方才授予其平生所學?!? “君上以為,以禽滑厘之才,甘愿忍受三年不語只為求學之人,才華又如何呢?天下之士,多有親儒親墨者,儒可與墨翟相比者,唯有仲尼?!? “墨翟通天志機械工匠之巧,此物玄妙,我不能知。但其說此物大利于守城,那必然是真的?!? 魏斯點頭,對其賢才羨慕不已。 沉默之后,又道:“如此說來,如此看來,墨家守城之術當真天下無雙。不但能守,尚且能野戰而勝強楚,其勢不可小覷?!? “所以他們便希望依照當年華元、向戍,促成弭兵?!? 草帛上的內容,自然有宣揚利天下促成第三次弭兵會的內容,大部分是講道理,因為這是說給市井國都之人聽的。 但幕后隱藏的許多東西,則是這些君王才能夠聽懂的。 年邁的李悝笑道:“昔年舜帝之時,有苗不服。于是舜帝乃叫武士持干戚而舞,軍陣齊整,有苗乃服。” “這些墨者是在效仿此事??!講道理,只怕墨翟講了一輩子,他所謂的‘天下好戰之君’,可有聽他的?” “如今倒是換了個辦法,卻是有效。” 魏斯嘆息一聲,指著那些摘抄以篆的文字道:“這些道理,利天下的道理,道理是對的,這是賢才的道理是不能夠反駁的?!? “可這些墨者要給我們講的道理,卻不在這些,而是在那張破陣草帛圖上,在那些火藥上,在那些守城無雙之術上!” “看看他們怎么說的?鄭、宋、衛、魯,盡皆小國,夾于晉楚之間,不堪其苦。天下好戰之君爭霸中原,必擾此四國。墨家兼愛非攻,便要助此四國守城?!? 魏斯念完之后,猛拍案幾道:“他們若是守城,急切間如何能攻得下?楚人既與他們會盟,我們若在城下耽擱許久士卒疲憊,楚人興兵來援又如何能夠抵擋?” “楚人這一戰,并無大損,死傷不多,退兵之后,尚有余力?!? “我若不參加弭兵會盟,便是不利于天下?哈哈哈哈!只怕墨家是在逼我不擔這害天下之名??!” “可我擔憂的,哪里是這害天下之名呢?我擔憂的,是墨家助小國守城,甚至助楚人守城,而讓楚大軍待我等圍城疲憊之時以逸擊勞?。 ?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