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待沛縣義師整隊完畢,適也開始動員那些民眾的代表。 該說的話,都已經說了,唯獨剩下的就是討價還價。 這些人愿意用守城換取自己的利益,但是代價必須要說清楚。 他們尊重墨者,但是更尊重自己的命,不希望守城守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在場的人目光灼灼地盯著適,既然適已經打開了他們爭取自己利益的心,那么說起討價還價這樣的事也就不再扭扭捏捏。 適讀完了民眾們關心的幾多條件,眾人頗為滿意,卻又不得不問道:“適,你們墨家說的這些都很好,但是,城到底要守到什么地步呢?” “城內的存糧不多了,你們守城的本事我們相信,楚人也相信,若是楚人后撤圍城,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就算不餓死,耽誤了耕種,明年又吃什么呢?” 這是眾人最關心的事,適便道:“此事放心,晉人必然出兵。” 有人問道:“晉人出兵,時間未可知啊。如果晉人不能立刻出兵,那么在晉人出兵之前,我們可能已經餓死了啊。” 有些事,已經鬧得城內人人皆知,早已不是秘密。 城內只有兩三個月的存糧,很難長久支撐,而楚人學著當年莊王圍城的態勢,不但割麥,而且還準備讓附近的宋人幫助他們種植。 加上征召的農兵本身本職就是農夫,他們也可以在附近耕種,做出長期圍困的態勢也非不可能。 適伸出兩根手指道:“你們也都聽說了,城內存糧還能支撐兩三個月。墨家答應,以三個月為限,若是三個月還不能解圍、或者晉人到時候還沒有出兵……” 他頓然一句,對天盟誓道:“到時,我墨家為了商丘百姓,將放棄守城!” 此言一出,眾人再無疑慮,高聲道:“既如此,那我們愿意守城!至于誰是國君,那不重要,誰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就公舉誰為國君!子田也好,公叔岑喜也罷!” 見眾人都已答允,適沖著后面的墨者點頭,開始分發戈矛武器,讓這些人參與政變。 沛縣義師以小鼓為節奏,走在最前面,沿著道路朝著宮室的方向推進。 后續守城的那些民眾,則按照各自的隊伍,整理成大致的隊列,以徒卒松散的方式,跟隨在沛縣義師的后面。 墨者的手臂上,全部像是夜晚守城時候一樣,扎著特殊的用以識別的標志。 他們名義上不是去參加政變的,而是作為政變三方的調停人,但實際上卻是第三方的幕后黑手。 國君與司城皇、公叔岑喜與六卿、沛縣義師與商丘民眾,這三方便是此時城內的格局。 國君自然也與司城皇有矛盾,但于此時他們是站在一起的。 沛縣義師與商丘民眾,看似只是自發組織起來,實則幕后有墨者,有工匠會,有其余的一些基層組織。 公叔岑喜與六卿之間,也是矛盾重重,但是他們暫時又必須站在一起。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