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斬衰會葬斧金聲(下)-《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在場盟誓的諸人,多是些沉浸陰謀的老狐貍。
大尹的話稍微一點,這些人便咂摸出了一些味道。
叔岑喜看了一眼旁邊的小司寇,就著大尹說起的鄭伯克段事問道:“如今城內百姓對此童謠如何看?”
小司寇是秋官,地位不算太高,但很特殊。
小司寇的職責是“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
這三件事雖然已經基本被貴族所壟斷,但是城內百姓的反應也不得不被重視。幾十年前的那次政變,也是先取得了城內百姓的中立態度后,司城一系才對大尹動的手。
小司寇多少知道一些民眾的反應,說道:“城內庶氓對此童謠傳唱不止,但也只多說月朗星稀、日月同懸之事。對宋公之位,并無太多關心。”
大尹靈琦笑道:“便是在這!既然不關心,便要想辦法讓他們關心才行,這就要用鄭伯克段的謀劃。”
“公子田年將弱冠,性格暴烈剛強,素有雄心。他若怒楚,招致楚人圍商丘,城內死傷數千,到時候這童謠再唱出來,便有些不同的味道了!”
“如今司城皇必然以為我等要借童謠而謀事,我們偏偏不做,反而要歌頌公子田之雄心。讓其攻齊、叛楚,養其驕縱之心。若楚王遣人吊唁,也可趁機生事,讓楚厭怒。”
“齊雖亂,但根基猶在,結怨于齊,日后必遭報復。楚極大,又有秦盟,宋亦不能擋。”
“戰亂一開,百姓必然怨怒。屆時再焚燒城內存糧,城內必然大饑。城內大饑,百姓必怒公子田。屆時童謠唱起,國人豈不行當年逐衛成公事?”
“欲要毀之,必先縱之;欲要謗之,必先譽之!”
眾人一聽,紛紛大贊。
原來根本不需要再去費心編造童謠,只需要讓這首童謠在合適的時候重新唱起來就好。
不可能編出比這更有神秘性的童謠了。
一旦真出現大尹說的那種情況,城內大饑,放出傳言說是司城皇與公子田執意叛楚親晉,到時候百姓暴怒,己方這些人再趁機奪位,正合童謠中兄終弟及之意。
衛成公事,說的便是類似的情況。
晉楚爭霸階段,晉國問衛成公借路救宋,可能是晉國假途滅虢的事做的太多借路的名聲不好,衛成公不同意。后來晉國希望衛國作為仆從國出兵,衛成公還是不答應,導致大夫趁機煽動國人暴動,趕走了國君,因為國人擔心晉國的報復。
如今不再是春秋之世,百姓對于國政不再那么關心,氏族結構逐漸解體,戰爭的規模也不斷擴大。
但是,如果真的不得人心,百姓還是會有怨言。如今傳唱這首童謠,只是關心日月星辰事,等真到了那一天恐怕關心的就是誰人為君的事了。
如今中立,將來只需要稍微傾斜,這些人覺得便大有可為。
既然大尹連被圍攻之前焚燒城內存糧這樣的辦法都想出來了,眾人也就不再藏著掖著。
叔岑喜補充道:“我等也可先遣派心腹之人,前往楚國,送上禮物,表明我等愿意親楚,求楚王攻宋。如此一來,圍城之時,我們再行驅逐昏君事,與楚成盟,便可以讓百姓少遭兵禍。這是天帝所喜歡的,也一定會賜福。”
“如今楚勢大,又有齊、秦為盟。若與三晉爭,宋乃必爭之地。宋雖非強國大邦,卻也不是那些百乘小國。楚只求結盟朝覲,并無斷絕祭祀吞并之心。我們這也是為了祖先祭祀、百姓少遭兵禍啊。”
眾人紛紛稱贊叔岑喜宅心仁厚,確有君主之風。
只有小司寇憂慮道:“若要守城,墨者必回。墨翟為人尚行義、誅不義。我只怕……他們墨者會礙事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富裕县|
南木林县|
鄯善县|
东方市|
洮南市|
晋宁县|
柳林县|
通城县|
军事|
博爱县|
长阳|
黄山市|
夹江县|
平山县|
甘南县|
陈巴尔虎旗|
英超|
舟曲县|
苏尼特右旗|
毕节市|
沙雅县|
阿瓦提县|
河津市|
铁岭市|
朔州市|
新竹县|
府谷县|
独山县|
弥勒县|
荔浦县|
湘乡市|
丰县|
商都县|
酒泉市|
陵川县|
泸定县|
云梦县|
根河市|
封丘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