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姚!”劉金良和孫成山兩位教授風風火火地沖進了隔壁的科技部辦公室,“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把你們兩個弄得這么著急?”那和姚姓的教授轉過頭。 “江南理工大學的那個張朦朧院士,來找我們申請天文學的學位點了。” “要申請就申請唄,按照流程走啊,”姚教授說道,“學士點一個月就能給他批下來,至于碩士點和博士點,先讓他去申請那幾個國家項目,等他做完了,有成果了再來申請,今年不是有三個天文學的國家項目嗎,他的本事,申請下來一個還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問題是,他已經把課題做完了!”劉金良郁悶地說道。 “什么?做完了?”姚教授愣了,“這幾個項目正式發布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正式的申請也要從下個月來時,他怎么可能做完了?” “你自己看!”孫成山把那個u盤甩在了桌子上,“那個脈沖星物理’他說都已經結案了,現在他正在我們辦公室里,說是要把‘伽瑪暴宇宙學’和‘快速射電暴數據統計’兩個項目一起結了,免得我們以項目不足的數量刁難他!” “我們做了半輩子工作了,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連國家項目都能先斬后奏的!” “是啊,這就離譜!” 所謂的這些國家項目,大部分都是基金項目,是各大高校爭相爭奪的東西,幾乎每一個項目的資金少則幾百萬,多則數千萬甚至上億,都是對于國家基礎科學,經濟發展,工業發展等等非常重要的課題。 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高校的教師申請到一個項目,就可以去評選教授甚至是副教授了。 這些項目往往都要很長的時間,段則三五年,多起來上不封頂,只要做出什么突破性的成績,那么什么國家科技進步獎是逃不了的了。 由此可見,這些課題的專業性極強,難度極高! 但離譜的是,這些項目才發布的不到一個月啊,這一個月,各個高校的研究人員恐怕還在拼命寫申請書,希望可以承接這些項目。 但是你告訴我現在已經有人把這些項目做出來了,甚至都已經結案,還不止有一個! 這超過他的認知范圍了?。?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你說這個申請給他審批吧,他的這些項目都還沒有正式立案,現在頂多就是自主研究! 你說要是不給他批吧,人家不僅僅承接了這個項目,甚至成果都拍在你面前了,現在他們只要進行一下項目驗收就行了。 這種反向操作,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