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文音撇了撇嘴。 “但《classical music》期刊在整個業內都很有影響力,他們的人我們是一定要邀請的.......他布里克再討厭我,也不至于對我發難吧。” “直接找事肯定不至于。” 阿貝爾笑了笑,擺了擺手。 畢竟,到了這種層次,多少還是要些面皮的。 基本不可能直接不加掩飾的就使用下三濫的手段。 “但肯定會竭盡全力的去挑刺。” “......” 古典樂中,學派之爭也是很激烈的。 古典學派,浪漫學派。 民族學派,印象學派。 俄派,德派,法-比派。 如果細分,簡直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團體。 就連好麗友的派口味種類都沒這么浮夸。 互相之間爭論是常態,競爭是現狀,互相看不上眼撕起b來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雖然說現在音樂包容力更廣闊...... 但就算是普通樂迷之間,理念都會有撕b,更何況大師。 大師鉆研的更多。 要不是眼界+素質。 可供撕b的地方可就更多了....... 而李文音這種略顯突破性,奇葩一些的.......電閃雷鳴干柴烈火曰尼瑪天天整些畜生拉的sao曲子正常人難以理解的瘋狂炫技派....... 就更是有些難以被接受。 簡單來說....... 就有點像穿衣服一樣。 明明年輕人更潮更炫酷,但老一輩總覺得不莊重。 事物的新老交替會帶來變革,也會產生矛盾與代溝。 有智者明顯可以跨過這個代溝,但很明顯,基于主觀的布里克......顯然是有點失了智。 “行吧,挑就挑吧。” 李文音笑了笑,倒是沒什么心理負擔。 畢竟,做音樂,肯定會有很多人挑刺的,什么東西都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歡。 哪怕就是錢,還有人視其如糞土呢。 “其實,他挑刺,也是讓我更加完善的一種動力。” 不得不說,雖然杠精挑刺很煩人......但多少有那么點道理。 哪怕是硬杠,偷換概念,反客為主,與自圓邏輯的能力也是值得學習的。 李文音站在大廳中,搖了搖頭,與阿貝爾攀談。 不一會兒,酒店大廳就又進來了一批人。 “喲!!埃布爾教授!凱琳娜教授,你們好!!” 來自于老米的兩名音樂家也到了場。 實際上,經過后來的認識,埃布爾對于李文音這個華國年輕藝術家的音樂造詣,還真的是報以極大的肯定。 但某些理念還是處于敵對。 比如...... 李文音的那篇論述《十二平均律起源》的論文,就直截了當的確定,西方古典音樂的根基之一,十二平均律,最早起源于華國。 兩邊學術界到現在都還在撕b。 李文音開了個頭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挖掘其中的東西,實錘證據越來越多。 尤其是在考古,在歷史等其他的方向。 反正就在“文藝復刻”時期前.......西方傳教士可是在中華大地上偷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這個戰場其實很大。 但音樂這一塊,很明顯埃布爾教授是站在與李文音完全相反的立場。 甭管事情真相,畢竟這玩意也是要站隊的。 但不管如何,李文音在音樂上的造詣,埃布爾還是表示極其肯定的。 “又見面了,李先生。” 埃布爾教授笑著與李文音握了握手。 “期待您這一次的演出。” 李文音笑著點了點頭,轉過頭問向凱琳娜教授。 “凱琳娜教授,最近怎么樣?” “可不怎么樣啊!” 凱琳娜教授一攤雙手,聳了聳肩。 “李,我這幾年啊,可都在努力的反駁你那篇論文。” “哈哈哈!那可對不起了。” 李文音也是雙手一攤,表示遺憾。 “我這里實錘的證據可也是越來越多了啊!” “哈哈!那我會一一反駁的!李,你可不要妄想把我擊敗!!” 凱琳娜教授似乎也沒當回事,用最輕松的語氣說著最令人頭皮發麻的話。 “哈哈,沒問題,那就......學術上見真章?” “嗯嗯!ok!” 這一幕,看的身后的張瀟是渾身直冒冷汗。 話里這么濃的火藥味,但語氣卻仿佛是朋友之間攀談一般。 客套一陣,一行人便被侍者帶到房間。 看到兩人遠去,張瀟忍不住艱難的咽了咽口水,有些懷疑人生的問道。 “李哥......他們......” “咋了?” 李文音翻了個白眼。 “難不成還跟他們撕一波?” 張瀟還是有些沒反應過來。 “可是......可是......你......他.......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