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學術上的爭論嗎,沒必要弄得私底下面紅耳赤的。” 李文音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嘆了一口氣,笑著拍了拍張瀟的肩膀。 “以前我也像你這么年輕過,后來啊.......后來就習慣了。” “吵得大聲不代表有理,最有利的反擊,是拿事實說話,我們說的是事實,本身就立于不敗之地,何必動氣呢?那樣反而給對手留下了可乘之機。” 張瀟不明覺厲的點了點頭。 但還是感覺哪里似乎不太對勁。 你...... 比我大幾歲? 好像還比我小一歲吧....... ....... 邀請名單上的客人,經過長達三天的接待,幾乎全都到齊。 唯獨歐洲的小提琴女王,安吉公主沒有到。 李文音雖然有些疑惑,本來那個走哪里都能碰到的女瘋子......這次人咋沒了。 但也沒有往心里去。 不如說...... 也挺好的。 不然,總感覺安吉公主的那個眼神很危險。 如果真的是少女迷妹碰到偶像的那種崇拜目光,李文音還不至于不自然。 人家那感覺,就仿佛李文音自己看到難得一吃的美食一樣,恨不得生吞活剝。 當事人的感覺就是很怕。 之前雖然也有當面招待,但既然來齊了,李文音肯定還是要與這些大佬們一起吃頓飯,講兩句的。 不擅長? 不擅長也得上! 李文音便硬著頭皮,講了兩句賀詞,然后歡迎各位大佬的到來。 而講話過后,正是晚宴。 晚宴的配置極高! 師傅都請的國宴大師。 說實在的,頂多也就沒通過官方渠道了,不然按照質量來說,這就是國宴級別的宴會。 國宴的師傅簡直就是老千層餅了。 對于這些不同飲食文化國家的來賓,有自己獨特的接待方式。 首先是針對性的確定每一桌,每一位客人的由來,通過一些履歷來判斷客人最基本的大致喜好,然后制作相應國家風俗的特色食物。 第一餐,都是先請客人品嘗自己習慣的美食,第二餐,上的是中西結合,符合外國人口外的本國食物,當第三餐,才會上原汁原味的華國本土菜肴。 術業有專攻,這方面的講究與門道也不少。 第一餐,正因為陌生,所以需要家鄉食物來拉近距離,讓客人通過飲食,消除這種陌生的異樣感。 “李,我不得不說,您可真是費心了。” 阿登納看起來吃的非常舒服,心情愉悅的對李文音謝道。 “剛剛我喝的酒,居然正是家鄉純正白啤的感覺。” “當然了!!” 李文音笑著謝謝了阿登納的肯定。 “我們華國待客文化中,講究一個賓至如歸!就是要將客人照顧周到,招待舒服!讓客人感覺,來我們這里做客,就像是在家里一樣舒適!” “那可真不錯!!” 阿登納似乎更加開心了。 華國此次的待客之道,讓這些大師們感覺非常舒服。 不亢不卑,不急不緩。 熱情不至于讓人難受,水一般的交往方式也不會令人感到平淡。 布朗是來自于英國藝術類期刊《art》的編輯,平日里,一般針對于音樂板塊的內容。 雖然是個編輯,但布朗與布里克很像,都是音樂類理論學科的頂尖人才。 在鑒賞與分析上獨樹一幟。 自從來到了華國以后,布朗便開始記錄著身邊的一點一滴。 “華國的發展令人震驚,京城的機場建設甚至讓我覺得完全不是印象中的華國。” “而這里的人,也非常的適應現代化,甚至更為先進,在這里,居然不需要攜帶任何的現金,你只需要一部手機,一個app,就可以盡情的享受任何服務!” “招待上來看,讓我感覺到了一種來自東方的紳士氣息,跟我們聯合王國的紳士們有一種.......雖然不太一樣,但大體上很相似的紳士風度。” “當然,這些都只是題外話,最終的目標,仍然是回歸于音樂。” “李文音的音樂,雖然尚未聽,但我知道,無論風格是否有爭議,但也絕對是上乘之作。” “唯一讓我好奇的,是李文音是否能在人文與聽感美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也就是說.....是否能從李文音的作品中,聽出來超越以往的文化與哲學思想。” “尤其是對于我們這種,并不是很了解華國文化風情的人來說,能否更容易的讓我們感受到東方音樂之美,這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 寫到這里,布朗便停手了。 于是,再次品嘗起眼前的美食。 反正大罌弟國的食物.......一言難盡。 這里的東西就感覺......怎么吃都好吃。 “李!” 看到李文音走過來,伊萬開心的舉起杯子示意了一下。 走近伊萬,看著伊萬香檳杯里的液體...... 不動聲色的聞了聞。 嗯,這就是一股子格瓦斯的味道...... “怎么樣,伊萬,開心嗎?” “開心!!” “那你繼續?” “好的!!” 伊萬也覺得不能占李文音太長時間。 畢竟,還有那么多客人在的情況下,關系好一點的也不著急聚在一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