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了,工作時間到了,各就各位吧!” 中午吃完飯短暫的空隙中,稍微休息了一下,李文音便掐著表,號召大家動起來了。 “張瀟,你去調放電影分段畫面。” “孟凱,你和嚴導去監聽室看效果。” 隨著李文音的指揮,大家也都動了起來。 李文音率先做好了一段簡單的midi配樂,此時就是順著電影件積順序,看看切換鏡頭的時候是否會與音樂產生違和感。 方便后續的節奏拉伸與調整等等。 也就是俗稱的...... 卡點! 但配樂稍微不同一些的是,音樂要盡量配合畫面,而并非卡點視頻那么簡單的隨著音樂節奏來剪輯畫面。 畢竟,電影更重要的還是鏡頭,只不過,在合適的時候有那么一些調整的余地而已。 “嚴導,你看這一段怎么樣?” 李文音問向嚴文獻。 嚴文獻由衷的點了點頭。 “太棒了,這就是我想象中的畫面!” “但......這里確實很完美,只不過如果順著你的音樂過渡到后面的劇情,總感覺有哪里不對勁。” 嚴文獻還說不上來那種感覺。 這一段的劇情很簡單。 就是個最常見的對比畫面。 將村中一對小年輕男女日常溫馨一些的畫面,對比到行進中的敵方軍隊,營造一種焦灼感而已。 但溫馨的畫面肯定音樂要輕一些,敵方即將入侵的音樂要重一些。 如果轉場過于突兀,會給觀眾莫名的煩躁感,這樣的煩躁感是對畫面與音樂突變的煩躁,而并非是劇情引起的煩躁。 “是的,這一段我是在前面輕柔的音樂,向后漸強,直到拉伸到敵方軍隊入侵的畫面,開始變得快速,拍子也加重。” 李文音捏了捏下巴。 “可是你這個畫面會切兩次,第二次還是會切回到村民日常生活,這個時候不便將音樂緩緩減弱,因為那會讓營造出來的焦灼感喪失,但......不變的話,會更加突兀,而且后面難以徹底揚起,來襯托出即將發生的各類慘劇。” “嗯!” 嚴文獻點了點頭,也沒有多說什么。 既然李文音也知道,那肯定會有想法的。 “李文音大哥,不如咱們這樣?” 張瀟眼珠子一轉,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嗯?!你說!” 李文音若有興趣的看向了張瀟。 對于這種畫面感的靈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萬一別人的想法更好更合適? “我覺得吧,既然嚴導為了推動畫面的緊張感,進行了這種雙切換鏡頭推到最后鬼子入侵村莊造成慘劇的小高潮,那么第一次切換的時候,音樂上我覺得可以突兀一點的。” 張瀟的話,讓李文音眼前一亮。 “但那不會讓鏡頭的切換變得很僵硬嗎?” 但聞得此言,嚴文獻卻皺了皺眉。 音樂是會幫助鏡頭切換的,這種大的鏡頭切換是非常需要音樂來潤濕的。 一個場景的小鏡頭切換不會突兀,而一整個大段落的落下與下一個段落的開始,這中間一般來說音樂也是漸弱漸停,然后隨著場景切換的。 只不過,這種切換場景卻不切換段落的大鏡頭......就非常需要bgm的實力了。 李文音沒有做聲,看了一眼張瀟,等著張瀟開口。 聰明如李文音,早在之前張瀟剛開口的時候就明白了張瀟的意思。 果然,張瀟說道。 “既然是為了將和諧的村落與即將襲來的敵人做對比,映襯出在這之后發生的人間慘劇......那么我覺得,第一段落與第三段落保持同質的音樂與風格比較好,這樣能更好的描繪畫面語言。” “而同樣是輕柔溫馨的音樂,襯托兩段畫面,后面小高潮處的音樂處理就變得很簡單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 欲揚先抑,自然先要將音樂放“低”,這樣,“揚”就變得很簡單了。 “可是這樣.......中間的畫面切換怎么辦?” 嚴文獻還是有些不懂,眉頭微蹙的說道。 “中間有那么一段切畫面的鏡頭,從村莊切到行軍的敵人,再切回村莊,該怎么處理?” “嚴導,張瀟的想法不錯的,而且.....意思很簡單。” 李文音笑了笑。 “其實,突兀,就是沒有做到位的沖突對比,張瀟的意思就是將第一段與第三段的村莊當成一個連貫的整體,而這第二段的鏡頭,看作一個插畫,既然突然,就突然到底!” 嚴文獻這才恍然大悟。 習慣了剪輯的他,下意識的將這段劇情看成了四段。 村莊a-行軍-村莊b-入侵! 這樣的過渡方式,來做配樂的話,確實很難。 因為行軍段落太短了! 至少對于一個音樂的變換來說,有些短了。 而張瀟的想法,卻是將這段劇情分為了兩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