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tm懷疑你在故意搞我們!” 這個念頭出現在很多觀眾的內心之中。 尤其是這群“沉浸式”體驗的交響樂團樂手們。 瘋了! 古典音樂原來還能這么玩! 這充滿張力的演奏!這爆炸激燃的電子效果! 直接讓沖擊力拉滿! 李文音最后一個長音的落幕!緊接著,這些壓抑不住內心激動的觀眾們全部站起身來,瘋狂的鼓著掌!! 這充滿了張力的演奏,征服了在場所有的人! 鄧振華甚至已經有些熱淚盈眶!! 如果說之前還是基于種種考慮,才將琴贈給李文音,那么,這一刻,鄧振華的想法完全變了! 只有李文音,才配得上這價值1.5億人民幣的琴! 也只有在李文音的手里,這把錢才能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1.5億對于鄧振華來說,并不算很多,但一下子拿出來,還是會有些肉疼。 但鄧振華,現在完全沒有別的想法。 現在的鄧振華只想著,如何讓這把琴,完完全全的屬于李文音!讓李文音可以沒有絲毫的顧忌,盡情的挖掘這把小提琴的潛力! 結束了演奏,喘息了一下,李文音對著觀眾們鞠了個躬, 眉頭微皺,李文音感覺右臂有些酸痛,忍不住活動了一下。 但活動一下似乎反而感覺有點更痛了...... 并沒有多想,李文音笑了笑,與王學民教授握了握手,便下了臺。 臺下的音樂家們,無論是阿貝爾,亦或是埃布爾教授,阿登納領隊,都在用一種感慨的目光目送著離場的李文音。 他不僅僅在攀登技巧復雜性的巔峰,更是在這基礎之上,攀登著生理,物理的高峰。 這種曲子提速簡單嗎? 難到令人感到絕望! 這種復雜技巧之上,違反了常識的瘋狂提速,對身體的負荷非常巨大! 就好像擼鐵一樣。 雖然這塊鐵的重量并不重。 但即使是比較輕的情況下,運動的速度越快,對身體的負荷也會成倍增長。 何況,這樣激烈的三帶一跳弓方式,無疑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極強的掌控力! 放松與緊繃,發力方式,都需要控制的極其微妙! 弓子在琴弦上跳動的高低,擦過弓毛的長短距離,亦或是給予弓子下壓的力道,都會嚴重的影響到音質。 你需要運用右手的手指,拿著一桿長弓,去精細的做出各種極其快速的微操! 更不用說,還需要在短暫的空隙之中,精準的按中每一個音! ---------- 李文音的退場,讓觀眾們意猶未盡。 但音樂會已經即將結束。 在李文音退場后,掌聲依舊沒有絲毫的減弱。 坐在最前列左邊的觀眾們,正是一名名的知名音樂家。 他們站起身,眼中帶著滿滿的敬意。 無論是任何的行業,走在最前面的人,總是會被人敬佩。 如果是其他的年輕音樂人,或是普通音樂家,如果敢像李文音這樣,肆無忌憚的“玩弄”著古典音樂,肯定會被無數音樂家們抨擊。 古典音樂家,從來不會考慮世人理解的音樂是什么樣的。 更不會為了世人的喜好而去迎合。 這樣才能促使音樂的進步,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多樣性。 而商業音樂,則是一味迎合世人的喜好。 這樣的后果,便是音樂公式化。 很長時間以來,兩者之間的關系,都有些微妙。 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但李文音呢? 不僅斥責這些公式化的商業音樂,抨擊那些粗制濫造的流水線音樂作坊! 用心匠制易于傳播的音樂。 更是沒有放下鉆研古典音樂,拉高古典音樂技巧的天花板,演奏出無人能及的技巧,并且將古典音樂制作的更為大眾化,流行化,卻不失本質。 流行音樂之所以被古典音樂隱隱有些排斥,正是因為......太簡單了! 并不是返璞歸真的簡單,而是單純的不會所以簡單...... 若不是李文音用技巧去征服了這些古典音樂家,或許,李文音都不會被接受。 畢竟,這年頭,鉆研到了頂尖的大師反過來去研究簡單的東西,人們會覺得,大師就是大師,他在嘗試著更多的可能性。 但如果是那些就連基礎樂理都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便說自己研究貼合大眾適合流傳的音樂......在一些有些偏激的古典愛好者眼中,或許只是徒增笑柄罷了! 像是李文音這些現代主義的古典音樂,靠著搖滾,電子,增加了更多的音色,擴展了音樂的張力與表達能力。 換個分量不重的人,或許只會讓人覺得,這人就是瞎玩鬧罷了,玩不明白復雜的古典,只能另辟蹊徑,嘩眾取寵。 而李文音搞這些,只會讓人覺得...... 這人古典都無敵了,只是在向著音樂更深的層次,更豐富的表現力方面嘗試進發而已! 這也是李文音的思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