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余光瞥向了二樓,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李文音忍不住問向阿貝爾。 “阿貝爾先生,不知......您認不認識一些鉆研音樂相關的邊緣學科的人?” “邊緣學科?” 阿貝爾一愣,旋即沉思起來。 “你說的是音樂干預一系列的?還是說研究音樂理學科學的?” “額......大概都有吧!” 李文音有些為難,對阿貝爾大師解釋道。 “就好像音樂干預是有情感上的干預,也有物理上的干預,我覺得要研究這方面,可能要從兩方面下手。” “這......” 阿貝爾大師眉頭微皺,感覺有些難辦。 “可是如果涉及到理學科學,基本上對聲音,對音樂有偏門方向研究的......實際上都是物理學家,他們雖然也精通樂理,但實際上對音樂本身的理解與知識,是趕不上我們這些專業音樂人的,而你如果想研究這方面的話或許會很難,畢竟物理學相關的知識也會涉及很多。” 李文音點了點頭。 像是聲音學,音韻學都不說了。 細致劃分,甚至會有聲音物理學,聲音生理學。 牽扯的面過廣,涉及的學科基礎很雜。 所謂的邊緣學科,那邊是本專業的人只了解邊緣,許許多多的邊緣融合在一起,勉強形成了這么一些狹窄的知識圈子。 但這些知識圈子門檻太高了,真想研究,你就必須精通所有相關的基礎學科。 比如研究音樂干預的人,之所以少,那就是因為這個人必須精通音樂樂理,甚至是高級音樂演奏相關,還得懂生理學,物理學,甚至于是病理學。 所以,這樣的學科,很少有人專門研究,大多部分還是靠著每一個大學科的零零散散邊角料拼湊而成的。 點了點頭,李文音也沒有再細問。 畢竟,要讓自己去改學物理,高數,生理,病理,那屬實是有點為難人了。 自己這半斤八兩,頂多給徐馨蕾上一堂生理衛生課而已,再多了都不行。 ...... 實際上,李文音自己私下里也研究過相關知識。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無論是哪個音符,全音還是半音,單獨發聲,都會給人一種悅耳的感覺。 但組合起來,卻只有固定的組合會感覺悅耳,其他都會顯得非常雜亂。 人們將這個聽起來悅耳的固定組合,成為和弦。 而兩根相似的琴弦,如果處于相同的張力下同時發聲,而琴弦的長短比例為兩個小整數比的話,那么發出的音程就會是悅耳的雙音。 從這里得來的知識,被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這是一種基礎的定律,甚至天體方面也會有相關的定律。 果然,萬有引力定律通過數字來闡述了行星運動規律。 當然,雖然并不完美,甚至很多地方無法解釋一些問題,但這隱藏在天體,卻又隱藏在音樂之中的數字,卻令人感嘆著大自然的神奇。 就仿佛將這些天體運行的軌道看做音符的旋律,這樣的走向會讓人感覺無比的神秘,而天體產生的振動,也會讓人感受到神秘,或是詭異。 這便是天體音樂。 而物理許多方面,實際上都蘊含著音樂旋律一般的數字關系。 甚至就連量子物理的量子能級結構,也可以形成一種旋律性的數字。 這就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因為音樂,也是基于數學與物理而形成的。 而李文音對此的研究,死在第一個公式。 弦樂發生振動后,產生的一列波的公式。 y=f(x-vt) 當場阿巴,后面的完全讀不下去。 物理老師輕飄飄的一句“通常這個方程都會被寫成負數的形式。” 然后在黑板上洋洋灑灑的寫下。 y=ae的iw(t-x/v)次方。 思考了良久后,李文音決定繼續去彈琴。 讓公式見鬼去吧...... 只不過,這一次,剛好遇到了伊莎小公主的這么件事,讓李文音頓時想要重新拾起這些邊緣學科。 “行吧!” 李文音嘆口氣,有些調侃的對阿貝爾說道。 “實際上,真正看到了一些相關的科學論文后才會發現,原來我們玩的老本行音樂,居然會這么神秘。” “哈哈,是啊,我也有這種感覺!” 阿貝爾眼中一亮。 “就像是之前,nasa不是發出了幾大行星在宇宙之中產生的振動聲音嘛,我試著用這幾個頻率去譜曲,雖然失敗了,但是按照頻率最相近的半音來看,按照順序排序,彈出來的旋律還挺有趣的。” 說話間,阿貝爾似乎越來越感興趣。 “就好像我也參與過一個科學方面的項目課題,探討音樂對動植物生長的影響,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總覺得聽音樂長大的玉米好像更甜一點......” 李文音聞言,并沒有笑話阿貝爾。 反而是皺起眉,思索著可能性。 音樂能使人類愉快,有時候也可以讓動物愉快。 而愉快的心情,確實能影響動物成長。 但植物真的有用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