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與此同時,以馬恩島為界,英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在愛爾蘭-英格蘭之間的圣喬治海峽里布置水雷,給梁為先與森特一道制定的利物浦突襲戰計劃制造了很大的麻煩。 前敵指揮部目前正在商討乙方案,即放棄殺入利物浦,火燒伯明翰,直撲倫敦城的計劃,改為繞道蘇格蘭,從北向南犁平英倫的新方案。 之前的方案好處顯而易見,能夠以最快速度打進倫敦,迫使英國政府無條件投降。 但缺點是從都柏林到利物浦有兩百公里。 這個距離說遠肯定是不遠,說近也不算近,與福建至臺灣的距離相仿。 英國人已經顧不得利物浦等良港會不會被廢掉了,他們在海峽與重點港口處撒了非常多的水雷,大明海軍如果強行登陸會造成較高傷亡。 與此同時,英國東部用以封鎖德國海岸的主力艦隊—北海艦隊,繞道多佛海峽與英吉利海峽,馳援圣喬治海峽也比較容易。 之前大明攻打愛爾蘭時他們沒有及時增援,不代表大明進攻英格蘭本土時,這群海軍老爺們不會拼命。 而乙方案,即從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進攻蘇格蘭,則要容易得多, 從貝爾法斯特到蘇格蘭僅有55公里,這點距離,大明猛男們抱著籃球都能游過去。 而且英國人對于蘇格蘭的控制力也就比愛爾蘭強那么一丟丟。 愛爾蘭黃巾軍為王前驅的話,可以輕易獲得當地蘇格蘭百姓的支持。 總而言之,目前選擇北上蘇格蘭的方案越來越被指揮部接受。 · 估計不是天佑美利堅,而是這個季節的華盛頓本就是多雨。 當朱富貴及隨行官員們站在白宮廢墟前等待英雄的靈柩歸來時,天空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 警衛員小張上前想要幫萬歲爺打傘,被朱富貴拒絕了。 畢竟朱富貴已經反復核實,甚至不惜嘗試印度街頭蘆薈汁,最終確定自己確實不會生病。 些許小雨落在身上,并沒有什么大礙。 朱富貴今天沒有穿明黃色的龍袍,或者是朱紅色、紫色的袍子,而是穿了一身素淡的修身禮服。 而隨行官員們,包括李伴伴在內,全都身著白色麻衣。 不多時,從馬路盡頭響起了啪啪的整齊步伐。 華盛頓作為美利堅首都,城市的道路卻稀爛,連地面硬化都沒有做到。 兩著下了兩天雨水,地面已經滿是濕滑。 護送靈柩的儀仗隊們踏著中式正步,濺起碩大的泥點子,落在褲子上,衣服上,甚至是臉上。 但是他們恍若未覺,依然神情肅穆。 朱富貴上前高呼:“歡迎回家!” 一眾大漢將軍與全體臣子也都悲慟地和道:“歡迎回家!” · 一周后。 新蜀的某座皇營棉花廠。 宋南珠和往常一樣,檢查剝絨機的鋸片、皮帶輪、齒輪等零部件。 這是每日來到車間后,她與姐妹們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車間操作規范中明確強調的流程。 曾經就有一名女工,因為粗心大意,沒有檢查機器,結果剝絨機開機后出現異響,她在檢查時被卷入機器,釀成慘劇。 宋南珠一直很怕這樣的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 自己死掉是一方面,她還害怕因此影響到丈夫的前途。 畢竟損壞這么珍貴的機器,是對圣人天子內帑的嚴重破壞。 如果是大明女工,或許沒有什么,畢竟死者為大,有再多的過錯,人都死了,一般來說也不會再追究了。 但宋南珠不確定自己是否會有這樣的待遇。 因為宋南珠和其他的姐妹不一樣。 她是來自朝鮮的研修生。 多虧了宋南珠那個一早就為倭島總督府做事伯父,她獲得了這個萬分珍貴的研修生資格。 要知道,在大明工作,只要足夠勤勉,一年攢下一二百兩銀子絕無問題。 宋南珠生于商賈之家,在朝鮮平民中絕不算窮困,可比起在大明當女工,哪怕只研習生,也完全無法相比。 三年來,宋南珠已經攢了整整600大明元,加上丈夫的積蓄,已經足夠在這座內陸城市購買一套溫馨的小窩了。 其實原本伯父對宋南珠的期望遠不止于此。 他千方百計將宋南珠送來大明,是希望她能嫁給一個大明人,老窮丑病都無所謂,關鍵是能拿到朱卡。 只不過姻緣這種事旁人是勸不來的。 宋南珠經過半年的歸化培訓后,被分配到了新蜀棉花廠。 新蜀其實就是原來的田納西州。 這里曾經是黑奴們摘棉花的地方。 如今黑奴已經離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倭朝研修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