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男人們依仗著身體優勢,推搡、拉扯、毆打婦女,搶奪罐頭,毫無風度可言。 阿卜杜勒舉著小巧的照相機,咔嚓咔嚓拍個不停。 這些丑陋的畫面被定格在他的交卷上面,回頭會發在《新柏林報》上。 題目都是現成的,《丑陋的獨男》。 阿卜杜勒一邊拍,一邊不停地搖頭嘆息:“在大明,就算是大耳朵羊都知道吃東西要排隊……” 趙以炯眼角抽了抽。 他總覺得這位認祖歸宗的大胡子偽突厥人,看待大明的濾鏡有點重了。 后世bbc的陰間濾鏡讓人直呼扯淡,可這幫新歸化的皈依者的狂熱濾鏡,同樣也讓趙以炯這樣根正苗紅的老大明人有些蛋疼。 要不是當年以舉人之身來到大明,接受了大半年的勞動教育,趙以炯真的在新津農墾喂過豬,他說不定還真信了阿卜杜勒的鬼話。。 岸邊的瘋搶還在繼續。 “巴依老爺”號一路向南,尾隨著輪船的饑民也越來越多,最后甚至驚動了德意志憲兵隊。 憲兵隊長騎著條頓騎士傳統的馬匹,追上了緩緩前進的“巴依老爺”號,并要求阿卜杜勒停止制造混亂。 “小伙子,我只是在傳播佩奇的福音!” “請停止你的行為,你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我國的‘戰時管理規定’!” “威廉二世給你幾個錢,你用得著為他那么拼命嗎?” “為了榮譽!” 阿卜杜勒拙劣的離間計并沒有成功,這個小容克貴族有著自己的驕傲,并沒有輕易學維也納士兵擺爛。 當然了,德國實行了“先軍體制”,軍人地位很高,這也保證了軍人的忠誠。 憲兵隊長本來還想硬氣地怒斥“大明使團”幾句,不過當阿卜杜勒又丟出了幾塊肥皂之后,他也跳下了馬背,加入了彎腰撿肥皂的行列中去。 沒辦法,柏林匱乏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各種各樣的工業物資。 由于英國人先下手為強,這個時空的德國人并沒有獲得足夠多的肥皂生產原料。 趙以炯捂著臉,感覺自己近十年來長袖善舞在德國積累下來的人緣差不多都要被敗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