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糧-《反穿越調查局》


    第(1/3)頁

    典府的隊伍進到了滏口陘要塞,在聽完當地軍需官吏匯報的情況后,胡義和趙亮之前懸著的心,才終于能夠稍微放下了一些。

    此次長平大戰,趙國也真的是拼了老命,上下齊心抵抗秦軍來犯。無論是前線的將士,還是后方的百姓,全都爆發出了極高的戰斗熱情。

    為了能讓前方的趙軍子弟兵吃飽肚子,好有力氣與秦軍交戰,趙國發動了將近二十萬的運糧民夫,日夜不停的往前線輸送糧草。盡管那些運糧隊伍里面,主要都是老人、婦女和十三四歲的少年,可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卻絕對不比任何成年男子差。

    太行山巍峨險峻,山中開鑿的道路崎嶇難行,遠非河北平原上的官道可比。但即便如此,運糧隊也絲毫沒有被難住。能走騾子的地方,就由老把式趕著壯騾,馱貨前行,遇到騾子不好走的崎嶇地勢,也無分男女老幼,大家直接扛上幾十斤的麻袋繼續加緊趕路。

    跌倒了,就立刻爬起來;擦破皮肉,也毫不在乎。人們相互鼓勵著、呼喊著,腳不停歇的向著丹水防線挺進。

    如果這個時候有一架無人機在上空盤旋的話,你會從鏡頭中驚訝的發現,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山巒河谷間,就仿佛是沸騰了一樣,到處都是人頭攢動、穿行趕路的景象。

    據軍需官吏報告,從滏口陘要塞到大糧山輜重營,山路連綿數百里,運送一批物資過去,通常需要小半個月的光景。為了保證前線供應,他們想了個辦法,把大部分民夫編做上百支隊伍,分段安置于太行山脈中,梯次出發,輪轉運送,如同是接力賽一般,確保每天都有糧草送進大糧山營地。

    “目前大糧山那邊囤積了多少糧食?”胡義問道。

    “回稟長史大人,據卑職估算,大糧山儲備的黍約有四萬一千石,麥在兩萬石上下,雜豆略少,大概七八千石。具體的數量,大糧山的軍需官應該更清楚。”

    趙亮心里默默盤算,這些數字加起來,差不多就是全軍七天的口糧。于是他接著問道:“目前咱們每天能送過去多少?”

    官吏回答:“按照咱們輪轉運送的新方法,原本每天至少可以輸送一萬五至兩萬石糧草到前線。但是最近太行地區暴雨頻繁,運糧的隊伍受到了極大影響,所以,眼下我們只能苦苦撐持,盡量保證一天一萬石的最低標準。”

    他略微猶豫了一下,又鼓起勇氣道:“請二位大人責罰,有的時候,我們可能連一萬石都送不到。而且,還有不少民夫因為過度勞累或發生意外,死在了送糧的路上。”

    胡義嘆了口氣,悶哼一聲道:“唉,這也不能怪你,誰讓咱們非要在這種鬼地方跟秦國人打生打死呢?每運送一斤糧食到前線,路上就得再搭進去兩斤,這么個損耗法,一旦遇到雨天,隊伍被堵在路上多拖延幾天,到最后能送入將士們手中的糧食,自然又會減少大半。”

    趙亮以前也曾上過幾次戰場,但是從未接觸過后勤補給方面的問題。無論做西周的大將軍,還是當北宋的臨安侯,他都只是在前線帶兵與敵人作戰,每到餓了的時候,伸手就有飯吃。然而他卻萬萬沒能料到,平時那些司空見慣的大餅饅頭,背后居然會有這么多人在辛勤付出。

    戰爭,以另一種方式,向他展示了殘酷的一面。

    胡義讓軍需官吏暫時退下,轉頭對趙亮說道:“情況比我們之前預想的稍微好一點。大糧山輜重營的儲備糧,夠前線將士六七天的保障。如果每天能有八千到一萬石的補充,周轉起來總能維持在五天左右的水平。”

    趙亮問道:“依你看,如果趙將軍率兵迎戰秦軍,需要額外增加多少糧食儲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永兴县| 阳城县| 昌邑市| 扬州市| 乌兰县| 迁安市| 侯马市| 壶关县| 新平| 贡觉县| 红安县| 尤溪县| 河津市| 拉孜县| 云浮市| 勃利县| 水富县| 凌源市| 阿图什市| 开江县| 麻栗坡县| 比如县| 安新县| 德安县| 正宁县| 宁安市| 嘉禾县| 宣化县| 大港区| 泗阳县| 万源市| 城固县| 霍山县| 东乡县| 胶州市| 阿拉尔市| 九江县| 通城县| 镇平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