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yùn)糧-《反穿越調(diào)查局》


    第(2/3)頁

    “那就要看戰(zhàn)場向前推進(jìn)多遠(yuǎn)了,”胡義沉吟道:“倘若大軍離開丹水防線,五十里范圍內(nèi)的作戰(zhàn)距離,將士們隨身攜帶的口糧不能少于三天,否則,就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糧草不繼的危險。如果超出了五十里的范圍,那還必須配置隨同大軍一起行動的輜重部隊,另外再帶上五天左右的糧草,同時建立補(bǔ)給線,向前方持續(xù)進(jìn)行輸送。”

    他略微頓了頓,盤算道:“粗略估計,大糧山輜重營不囤積十萬石以上的糧食,根本不夠趙將軍發(fā)動一次大會戰(zhàn)。”

    趙亮聽得連連點頭:“這么說,除去每日的正常消耗,咱們還需要額外補(bǔ)充三四萬石糧食,才能滿足整個大軍作戰(zhàn)的需要。”

    胡義好奇的看著趙亮:“咦?聽你的意思,怎么好像是在考慮如何能給趙括補(bǔ)齊物資啊?晉陽公主不是讓咱們想辦法限糧嗎?”

    趙亮尷尬的笑笑,道:“話雖這么說,但趙括畢竟是前線主帥,他要是詢問起此事來,我心里多少也要有個底才行。”

    胡義滿不在乎的說道:“你怕什么?大王已經(jīng)明確下詔,給咱們這些專職官員決斷之權(quán),所以根本不必看趙括的臉色辦事。更何況,不是還有晉陽公主在背后撐腰嘛,只要不讓駐防丹水防線的部隊餓著肚子,那就不用擔(dān)心趙括找麻煩。”

    聞聽此言,趙亮無聲的點了點頭,心里卻不由得開始盤算起到了大糧山之后的應(yīng)對辦法。

    典府人馬在滏口陘要塞住了三天,等到養(yǎng)足了精神,胡義才決定繼續(xù)出發(fā),往位于丹水防線與百里石長城防線之間的大糧山輜重營前進(jìn)。

    一出了要塞山口,隊伍便立馬進(jìn)入到了太行山脈,直至這個時候,趙亮他們才真正明白,軍需官吏口中所說的道路難行,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這之前,趙亮對太行山并不陌生。除了小時候姥爺經(jīng)常帶他到這里徒步旅行之外,當(dāng)初剛剛穿越北宋,他為了護(hù)送楊家二小姐楊茹回汴梁,也曾在李二白的指引下,專門選道太行,由山路前往宋軍的大后方相州。

    然而,宋朝那個時候的太行山路,經(jīng)過千年的修葺改造,尤其是茶馬商旅的頻繁往來,已經(jīng)是頗具規(guī)模了。很多地段甚至還鋪上了青石板或青石條,無論騎馬還是不行,都非常方便安穩(wěn)。

    可是戰(zhàn)國時期的太行山,仍舊是一派自然原始的風(fēng)貌。別說什么大青石了,就連個像點模樣的小山路都少的可憐。趙軍所謂的運(yùn)糧棧道,基本上就是依著山勢刀砍斧鑿出來的羊腸野徑。

    在這樣的山路上,騎馬根本不用指望,單靠兩條腿走著,隨時都會有墜落山谷的危險。

    趙亮一行人牽著馬匹,夾雜在運(yùn)糧的隊伍里,一步一步往前挪騰,走的是異常辛苦。不過反過來想想,他們身上什么負(fù)重都沒有,尚且如此困難,那些肩挑背扛的運(yùn)糧民夫,又會是怎樣的一個光景呢?

    趙亮一路走來,滿眼看到的,皆是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和臉帶稚氣的少年,他們拉著毛驢騾子,挑著被糧食壓彎的扁擔(dān),在太行山脈的碎石小道上步履維艱,另外,還有數(shù)量眾多的女人,同樣背著大包大包的麻袋,跟在隊伍最后方,咬牙奮力前行。

    這些人全都累得面容憔悴、步伐踉蹌,一刻不停的大口喘著粗氣,仿佛隨時都會一頭栽倒。可是,他們的眼睛里,卻都閃著光。

    那種亮晶晶的目光,是希望,對于勝利的希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北辰区| 长沙市| 益阳市| 清镇市| 宜春市| 兴仁县| 巧家县| 乐陵市| 阿城市| 密山市| 仪陇县| 青岛市| 日照市| 新平| 江都市| 内丘县| 德昌县| 成安县| 谢通门县| 宣汉县| 罗城| 陈巴尔虎旗| 兴海县| 辉南县| 安远县| 资阳市| 宣恩县| 井冈山市| 济宁市| 牟定县| 谢通门县| 当阳市| 呈贡县| 广汉市| 宝山区| 墨脱县| 大英县| 九江市| 阿勒泰市|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