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七章 興建莽古堡(下)-《大明梟臣》


    第(3/3)頁

    在一開始,姜榆罔也考慮過要不要再這些由孟養本地人,或是說是路傳人的隊伍里“摻沙子”,混進去一些自己手下的明軍。但是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了這個計劃。

    他將來是打算在麓川常駐的,那么他手下的部隊終究會以麓川人占絕大多數,如果把麓川兵和手下啊的明軍做一個明顯的區分,區別對待,只能是為將來埋下禍根。

    有意識地對待衛所來的明軍,和麓川當地百姓加入而編成的新軍,會導致他們彼此之間也產生這種認識,而一旦當大多數人都產生了這種差別意識后,無數的矛盾將會由此而生,這是姜榆罔一定要避免的事情。

    相反,把所有人都當做自己的手下戰兵看待,一視同仁,用職業身份來對人進行劃分,而不采取其他帶有各種偏見的方式,是一種最溫和的,也最有效的同化方式。

    在姜榆罔的眼中,人本來并不一樣,但是他決不反對人變得一樣,絕不會去主動阻止同化的過程,能把麓川本地百姓變成與衛所的民夫和戰兵并無二致的戰士,是他所追求的事情,而絕不會是他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很多偏見,其實并非是自下而上產生的,而是自上而下產生的。每一個人的存在于世間是渺小的,無論以何種方式,在何種狀態下,都是渺小的。這些渺小的個體,其實是無法制造大的影響的。

    所有的浩大到足以載入史冊的事情,在姜榆罔看來,本質上都是由大的力量在推動的,這些事情中一些被推上臺面的小人物,其實不過是被打扮裝點好的象征,標志甚至是借口,是假象。

    姜榆罔相信,只要自己對這些人一視同仁,并保證不會有掌握權力的人在其中搗鬼,就能完成麓川本地百姓融入明軍隊伍的同化工作。

    簡單地講整個計劃,就是所謂的,從今以后,麓川人和明軍只是舊有的符號,大家都是新建的莽古堡的一份子,區別無非是有人是戰兵,有人是工匠,而有人負責后勤罷了。至于出生地和故鄉,那代表不了任何東西,沒有人會因此遭到不公,也沒有人會因此被高看一眼。

    為了保證麓川本地百姓能有效融入部隊,姜榆罔還是決定選擇本地的民兵做軍官,這之中最合適的人選正是阿烏瑪。

    ···························

    姜榆罔在南桑寨做的事情總得來說算是天衣無縫,雖然很多時候都是如踩鋼絲一般驚險,甚至可以說是在賭,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安穩地收獲了想要的東西,而沒有暴露任何過程中的設計。

    就像村民們不知道實際上是情報部燒毀了南桑寨一樣,阿烏瑪也不知道是姜榆罔的策劃讓他和女兒身陷險境,還把姜榆罔當做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救了他和女兒一命的恩人。

    姜榆罔對于阿烏瑪的這種想法當然也是欣然接受,阿烏瑪此人對他的計劃執行立了大功,從進入山寨,到打通內部,到最后設局誅殺麓川兵,幾乎都是阿烏瑪在其中,或自知,或不自知地出了力氣,要是讓他知道了完整的真相,事情反而會變得很不妙。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图县| 东至县| 上林县| 上高县| 武胜县| 嘉义市| 洞头县| 定南县| 高青县| 孟州市| 南江县| 隆德县| 阜城县| 高阳县| 克什克腾旗| 甘谷县| 新宾| 元谋县| 色达县| 上思县| 普宁市| 中江县| 长岭县| 台北县| 澄迈县| 樟树市| 依安县| 安国市| 江川县| 南康市| 扎赉特旗| 金秀| 诏安县| 疏勒县| 崇阳县| 柳林县| 新龙县| 宜良县| 桦南县| 长沙市| 新和县|